章节阅读
第三十七章 阳春面(1/3)
“今日可真是败兴,遇到一个乡下小子!”汤林与常在一同吃喝玩乐的朋友们说起在太学院中所遇殷年之事。

  “看来汤大公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呀!”工部员外郎之子刘沛打趣着。

  这些跟随汤林左右之人都是些朝廷官员的子侄。在各自府上并非嫡出,很难继承家业。只好每日在这京城中游乐。他们便以这礼部侍郎之子汤林马首是瞻。

  “各位笑话了,今日这春风楼本公子请了!”汤林一行人便来到太学院外这处烟花之地。

  “汤大公子大气,那在下便不客气了!”刘沛摇着他那副沉湎酒色的身子走进春风楼。

  春风楼的老鸨见这些贵公子前来,便满脸笑容的迎上去。

  殷年没有出太学院的打算,他便在这太学院中闲逛。

  转过楼角,便见到那拔地而起藏书阁,占地两亩余的三层楼阁,听闻梁师所说这藏书阁中有许多书籍孤本,有些连皇室藏书阁也没有,这就令殷年很好奇,很想踏入这藏书阁中,低头看了看身上这身衣物,无奈的摇着头,便往太学寝舍而去。

  太学院为太学生在太学院中提供住所,殷年还未曾前往寝舍,听闻此处规矩严格。殷年走进这些在太学院后院的阁楼中,刚才问了这寝舍管事,便得知他在丙字楼三寝舍,还领了两套太学生常服。

  殷年推开门,里面没人。这寝舍为两人一间,殷年见床铺之上没有动过便知与他同住之人还未来过。殷年便将手上的太学常服放于他的书箱之上。这些常服为纯素色的布衣。殷年看这常服尺寸要长于他身长。有些尴尬,一般太学生入学年纪都是十六七左右的少年,像他束发年纪的很少,纳学第一年的常服都按十七岁制。

  殷年见书案上这笔墨,他便开始研墨,将今日所见所闻这事写在纸张之上,完毕之后便吹干纸张上的残墨,小心保存起来。

  这一切做完之后便已是酉时,腹中有些空落。

  殷年出了太学院,太学院便是京城知名的烟花之地,这时华灯初上,到处莺歌燕舞。殷年目不斜视的来到面摊出,这面摊是一对老夫妻开的,一辆推车,五六张磨损严重的桌子。

  老妇见殷年坐在一张桌子前,便上前问这少年郎。

  “这位公子,吃些什么”

  “婆婆,您这里有些什么”

  “老身这有阳春面、馄饨,公子您看来哪样”他们老两口在太学院外已经摆摊三十多载,很少见过如此不摆架子的公子。

  “那就来一份阳春面。”殷年微笑向老妇人点头说道。

  “老头子,一份阳春面!”老妇人转头对老汉说着。

  “公子稍等!”老汉将盖子打开,锅中的热气冒出来,在灯笼的下冲入半空中,老汉熟练的抓起面放进竹漏中,婆婆将碗放在前面加入些许青盐。

  片刻时间这面就好了,婆婆将面端在殷年的桌上。

  “公子请慢用!”婆婆将抬手请殷年食用。

  殷年便拿起筷子,开始吃这碗阳春面。入口便是爽滑,这是用豚骨高汤煮制的,春日的寒冷瞬间就减少了许多。

  “公子可还合胃口”婆婆看着殷年很是享受这一碗简单的面食。

  “挺好!”殷年将口中得面条吞咽之后,能将这这碗简单的阳春面做的如此有吃头,这得需要很多年才能做到。

  “今日见公子您好似不喜那风月”老妇人在此处有了三十多载,想如此的面色不改的太学生很少,像这样年纪的公子本该气血旺盛,在这充斥着靡靡之音的烟花地还能如此淡定的吃面没有。这定力可见一斑。

  “婆婆,小子的确不喜这风月!”殷年摇着头笑了,他知道这烟花之地为何在这太学院之外,第一是这太学院中都是气血鼎盛的少年郎,这是最简单的;其次便是这些少年郎以后便是入朝为官者,如果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