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二十九章建渠引水
是自家的,当然不能崽卖爷田心不痛。

  邓嘉让管事的留下一名会使水泥伙计,让这个伙计教着农会的骨干们学习如何和水泥,如何砌墙,如何抹水泥。

  从山里引水,普通的水渠是行不通的,得用一种特殊的引水渠,才能保证整个清溪镇的用水。

  好在绘画界曾经出现过一位超级大神——达芬奇。他留下过一本笔记,也就是著名的《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收录了大量达芬奇的原创手稿,集结了近四百幅真迹,其中包含军事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物理学、光学、力学、土木工程等等。

  中国能与之相提并论也只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了,但奈何邓嘉在后世没有研究过《天工开物》啊,而《达芬奇笔记》他倒是买过一本。

  《达芬奇笔记》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是达芬奇设计的机械与建筑,达芬奇是十五世纪的人,那个时候的欧洲和现在北宋一样,工业都是停留在手工阶段。

  而中国匠人们的手工技术说自己是第二,谁敢说自己是第一越王勾践剑了解一下!

  所以笔记上记录的机械与建筑,现在完全能够实现。邓嘉要采用到的便是一种叫做水渠桥的建筑。

  这个水渠桥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采用了虹吸原理,更够吸纳山泉后,再经由山岭、河流及田野,最后引入城镇。

  桥分三层,上层的是渡槽用来引水,顶部加有盖板,以防水被污染,每隔百米左右还设有通风口和检查孔。

  中层是通行层,供行人与货物通过。下层是支撑层,用来支撑桥体和跨越崎岖的地形。

  邓嘉根据着记忆照葫芦画瓢将水渠桥的结构画了出来,并规划好施工路线。接下来就是开始建造了。他叫来王瓦头等农会的骨干们,吩咐事宜后。

  一个以农会为中心,农会成员为骨干,千余清溪镇百姓参与的大型工地瞬间组成。工地上只管一日三餐,一文钱工钱都没有。

  这种待遇在邓嘉看来简直是惨无人道,可百姓们却干得热火朝天。辛亏这是在万恶的封建社会,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然保准被告的连内裤都被赔掉。

  百姓们在农会骨干们的指导下,将水泥和好,捏成砖头的模样,一块块摆放好。等到水泥一干,这些就变成了结实的水泥砖。到时候再拿水泥当粘合剂一抹,水渠桥就能一步步建成了。

  邓嘉还是采用的砌砖方式来营造水渠桥,虽然人力消耗多施工进程慢,但是可以控制材料的成本,毕竟这时候人工真的不值钱。

  而且采用钢筋混泥土方式不现实,且不说钢筋成本太高,怎么浇筑都是一个大问题。总不能一桶一桶的浇吧,那岂不是成了豆腐渣工程万一通水就垮掉了怎么办

  为了保证安全,邓嘉和李清照等人群策群力还指定了一系列的施工章程和标准化作业。慢一点没关系,一千担的米粮够百姓们吃上两三个月。不能因为赶工期就瞎搞,万一死了人就难以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