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三二一章危局几何(2/4)
余下几万残兵之众,超过半数的伤亡。哪怕沃水一战取得了大胜,但是最终死伤了足足七万之众,还是让这一支大军上下,蒙上了一层阴霾。

  若非大战过后,荀少以三拳将南阳墟地打成齑粉,其武道神威之煊赫,让三军将士无不震服,这一支线大军的心气早就散了。

  现今之所以留着一二心气,还是有着荀少这一位武道绝巅的强人坐镇,让大军将士们强行振奋了几分士气。

  岐邑东门驻军,帅帐之中!

  “公子则、公子央二人,果然都不是安分之人啊!”荀少端坐在帅位上,一双清冷的目光,静静看着公案上放着的邸报,神情令人捉摸不透。

  沃水一战的大胜,让荀少博得了一时的名望,也给他带来了苦果。

  此刻,东部高阳君公子则率十五万大军兵锋直指毫邑,威胁邑大后方。北部信陵君公子央的十万大军直扑重安,截断荀少大军退路。

  这两位封君的动作深得快、狠、准,可谓是默契十足,无论是截断后路,还是威胁后方,都让荀少没有余力去阻止。

  常云光等几员大将站在帐中,道:“君上,吾军新近大胜,然折损太过严重,是否当即编炼新军,再度扩充大军兵员,以备高阳君、信陵君的发难”

  高阳君、信陵君的动作,到底是触动了荀少的痛处。一旦他大军孤悬于外,失去了补给能力,就是天元级数的道兵,也免不得最后败亡的局面。

  荀少淡淡说道:“高阳、信陵二者,冢中枯骨,有何惧哉!”

  “吾以沃水一战,鼎定了吕国的人心天运,吕国最后的国运在吾身上,吕国最后的人心亦在吾的身上。”

  “他们想趁人之危,借着吾大军孤立无援之际,一举动摇吾的根基,简直是愚不可及。”

  虽然眼前局势对荀少而言,已是极为的不利,但荀少面色沉稳,仍能从容沉着应对,可谓是成竹在胸,将两路大军视为昨日黄花,旦夕即可灭之。

  然而,荀少能淡定自若,他帐下的众多大将,却没有他这般的心性修养。

  一员大将沉声道:“君上,高阳君、信陵君无视大局,固然可恨可恼,此行愚不可及,但以他们二人的战略,也确实是打在了吾军的痛处上。”

  另外一员大将进言道:“上蔡虽是驻扎了二十万新军,然而新军尚未见过血腥,无论军容军势,都可谓是赢弱不堪,绝难挡住一支百战之兵的冲击。而高阳君十五万大军在握,就算上阳左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怕是也难抵真刀真n的杀戮,唯恐上蔡危矣!”

  “君上,吾等不若立时回军上蔡,再来以图日后。”

  大将们纷纷进言,每人都提出了自家的兵略。

  无论如何,荀少麾下的大将,都是有着真本事的。他们每人都身经百战,是从底层一步步走到今时今日的人物。

  而他们之所以在沃水一战,表现的并不十分的出彩,也是共氏吴钩神兵的战力超出了常规,是足以镇压武道圣人的强兵劲旅。任凭大将们智计百出,在绝对实力的差距下,也都要实打实的打上一场,拼上一拼硬实力,根本没有这些大将兵略的用武之地。

  荀少缓缓说道:“尔等安心,公子则优柔寡断不成大器,公子央阴毒有余心胸不足,他们两个能成什么大事”

  以荀少今时今日的见识、气魄,根本没有将公子则、公子央二人,真正的放在眼里。

  众将为荀少的气魄所折,常云光问道:“君上,二位封君公子难成大器,但郑、宋二国却是他们的靠山,倘若郑、宋二国干涉吕国内政,岂不是大事皆休矣”

  “大事皆休”

  荀少冷冷一笑,道:“吾苦等此刻久矣,郑、宋二国真要干涉吾吕国,先不说吕国国人作何感想,只是荀氏族老们却落入吾之瓮中了!”

  毕竟,先一步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