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三十二章 一醉不记事(1/2)
青砖黛瓦,鸟啼蝉鸣,廊檐四角勾着一层淡淡晖芒。

  赵晏久宿醉将醒,晨起精神头却足的很。

  他利索的洗漱之后,拿起柜中一件水蓝斜襟缎长衫穿上,想起了昨夜王家父子的事,脸上将将泛起窃笑又顿觉无趣的垮了下来。

  ——哎,今日得去趟学院了。

  休说赵晏久不务正业,他只是不常去罢了。

  打定主意开了门,就见常欢怀里抱着东西正守在门外。

  “大公子早。”常欢将怀里的东西递给他瞧“公子,昨夜你一回来就把这画丢给了我,又不说要如何处置。”

  赵晏久愣了愣这不是亦歌的丹青么

  他犯难的皱皱眉头,想了想道“你得空去找人把画裱起来,就挂我书房吧。”

  常欢不懂这丹青的来历,只点点头照办。

  前厅里,赵清淼正在喝粥。

  四条腿的梅式圆桌和方凳,桌面摆着一盅陶制砂锅,掀了盖的,里头盛着泽亮的绿豆粥。另有几碟小菜,酸辣萝卜干,梅菜炒豆腐。

  沈霄正忙着剥蛋壳,小心翼翼,连一小簇碎发挡了视线也无暇去撩开。一会的功夫就把剥了壳白嫩嫩的鸡蛋,放入赵清淼的菜碟中,紧接着错后半步退了一边,才有功夫抬眸看门口。

  赵晏久隔着些距离瞧他这小子看着无害,眼神却时时刻刻掩着锐光,当个下人真是委屈了。

  常喜才看到赵晏久,立马躬身唤道“大公子早!”

  赵清淼闻声,不咸不淡的看过来,惹得赵晏久惯性的就想要抬脚走人。

  还好当下脑子转的够快不对,自己也没干什么坏事,怕什么。

  待他慢吞吞过来,屁股落座,常欢已经替他舀了一碗粥。

  赵清淼将将吃完放下碗,挺直了纤细腰身,又拿帕子仔细的沾了沾唇边。

  沈霄侧目看她,浅浅淡淡的勾了勾唇。

  今日她穿一身荷白短衣长裙,宽袖褙子青莲纹,露珠儿胭脂,端坐着好似一樽青釉白瓷瓶。

  赵清淼眼波一横,认真盯着赵晏久道“哥哥,下回出门喝酒还是带上常欢吧,莫不要像昨夜一样了。”

  这无来由的话,把人听得云里雾里绕不出来。

  赵晏久伸出一根手指细细摸着碗沿,反思道“昨夜怎么了我记得是自己走回来的啊”

  赵清淼深看他一眼,还未张口,就看一旁的常喜在憋笑。

  赵晏久抖起腿,心底越加不安。

  赵清淼好心帮他回忆道“你还记得昨夜回来的时候,后头跟了个姑娘么那姑娘推着食车等在门口,说你吃了一碗面没付账,还非叫她跟着回来拿。对了,银子是钟叔给的,你记得回头还给钟叔。”

  姑娘面昨夜的画面闪回脑中……瞬间就面红过耳。赵晏久尴尬的不行,端起粥碗凑在嘴边,咕噜噜的喝上一大口。

  那摆摊的姑娘哟——啧啧,人长的柔柔弱弱,倒看不出胆子这么肥呢。得亏自己是个正人君子啊,不然还不得出事

  赵清淼说了句要去铺子里瞧瞧,起身带着常喜就走。

  沈霄不紧不慢的跟在后头。

  赵晏久难得耳边能落个清静,一个人悠哉哉的喝完了粥,乘上轿子也往学院去。

  永城是有官家学堂的,不过进学的都是些出身达贵的童生,自小饱读圣贤书,又有专门的先生私授,秀才中举的比比皆是,往后参加会试及第也是有的。

  而赵晏久所设的豫书学院,却是专门招那些寒门学子。出身自然不及,学识文采倒是可以比一比的。

  这其中,也有个例外。当初赵晏久开设学院,买宅子修葺、买课书桌椅、另请先生,花了好大一笔银子。要靠赵家的底一时难以周转,就开口向王老爷子筹借了一些。殊不知老爷子竟把嫡亲孙子送了过来,美曰其名入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