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184章 野劲(求订阅)(3/4)
加上雕牌洗衣皂的味道.

  如果是第一次吃鱼腥草,准会有许多没做好心里准备的人热泪盈眶.

  但在西南一带,鱼腥草的味道就像大?!?!麻一样,虽然明知多吃鱼腥草不好,但人们的总是会把控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一把辣椒末,一把葱花末,一把蒜泥,一点醋,再加入酱油香油之类的凉拌佳品,就能合成一道清凉爽口的凉拌鱼腥草.

  有人说,有了凉拌鱼腥草,吃不吃肉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有了这道菜,你总能扒拉至少两碗大米饭.

  而且,鱼腥草不仅可以凉拌,还能用来蒸煮鸡肉,用来涮火锅,用来跟土鸡蛋一起炒.

  不过,尽管鱼腥草可以制作如此多的美味,但在一部分人看来,鱼腥草是臭的.

  对,是臭的.就跟榴莲一样,爱它的人愿意为它放弃所有水果,不爱它的人,闻到它的味道就想呕吐.

  尽管如此,但早在很久以前,伟大的华夏人民就已经开始食用这种变态又可爱的食物了.

  最早食用鱼腥草的记载出现在<吴越春秋>里: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

  这里说的是越王勾践自从吃了吴王夫差的粪便之后,就患上了口臭的毛病,然后范蠡,也就是那个被人称为西施床上最后一个男人的道商鼻祖为了拍勾践的马屁,就让身边的同事们都吃了奇丑无比的鱼腥草.

  鱼腥草也称为岑菜、臭荞麦、蕺菜,当然,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大名——折耳根。

  这个范蠡拍马屁的故事真假不得而知,但从这个故事上却可以得知两个关于鱼腥草的真相:一:古人确实很早就已经食用鱼腥草了。二:鱼腥草自古以来就以‘臭’闻名。

  《证类本草》中记载:唐本注云:山南、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葅菜。关中和山南在陕西南部连接重庆湖北一带,而江左主要是指现如今的江浙沪一带。关中称之为葅菜的鱼腥草,山南、江左的人都喜欢生吃。

  后魏《齐民要术》里具体介绍了‘蕺菹法’,就是鱼腥草的做法:将鱼腥草洗净灼过之后,用盐和葱白配着一起吃。

  在以前,鱼腥草虽然以臭闻名,但总体来说,还是一道深受一部分人追捧的爱豆。

  但是,到了南朝左右,鱼腥草的演艺事业却迎来了危机。

  尽管现在也有很多人以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养生疗效,但追溯起来,传统医学一度认为过量食用鱼腥草是有害的。

  南朝的名医陶弘景就在《名医别录》里提到,蕺草,吃多了会让人气喘,并把它归为下品药物。

  如果历史上仅有此例说鱼腥草对人体有害的话,那咱们可以当成是陶弘景受不了身边之人爱生吃鱼腥草,因而故意损坏鱼腥草的美名。

  但是,这鱼腥草致病的观点并非仅有此例。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宋代《证类本草》也有类似的记载,认为鱼腥草不宜多吃,吃多了会‘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会导致脚气病,对小孩尤其有害。

  这里所指的脚气病并非人们所知的‘脚臭’。古人认为,这种病是由风湿之气从脚下传入人体所致,因而称为‘脚气病’。

  也许有人会疑惑,这鱼腥草明明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与那些以妖艳甜美之味掳获大众的凡尘俗物同流合污的小可爱,这样特别的它,怎么就被扣上了‘伤身’的罪名呢?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鱼腥草的生长环境实在过于‘阴暗’了。

  古人看到鱼腥草大多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地方,就觉得鱼腥草属于‘阴性’,吃多了就会导致风寒入体。

  于是,可怜的鱼腥草就这样被排挤了。

  但幸运的是,传统医学对鱼腥草的看法并不一致,而是各自u有着自己的天真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