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11章 皇 帝(1/2)
第十章皇帝

  嬴政创建的这套皇帝制度,不仅自己没有经验,就连全国也找不到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试验标本,当时全世界也没有可借鉴的样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前无古人的试验。

  但是,这套制度自创始起就必然带有不可消除的缺陷。

  这套制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首先,要有一位威严、勤勉、躬亲的皇帝,每天能够超负荷的工作,处理公文迅速而准确,能够时刻把民众放在心上,作出的决策英明,有时候还能够开拓疆土,耀武扬威。比如他自己嬴政。

  第二,身边需要有几个独当一面的相国,既能随时为皇帝分忧,但又不觊觎皇位。在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能够及时准确的提出分析和见解;在皇帝有过错的时候,能够及时帮皇帝补台;在皇帝作出英明决断的时候,能够奉承几句;既保持着君臣的礼节和威严,又能亲近如友。比如丞相李斯。

  第三,需要有一大群威武神勇的将领士卒,能够镇守边疆,抵挡外来敌人的入侵。同时,又能够守护者皇室的安宁,保证皇室成员的安危。但他们又不会拥兵自重,势力做大后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比如将军王翦。

  第四,需要有一群勤勤恳恳、清正廉洁的地方官员,能够快速解决民众的生计安稳,守护一方安宁;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又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收足税收,同时还能够把地方的稀奇玩意进贡到皇宫,又能保证当地民众不起反叛,安居乐业,风调雨顺。

  第五,需要后宫的安稳和谐。嫔妃之间不会斗心勾角,能够体贴皇帝,并能够为皇帝多生几个小皇子,以供皇室有充足的继承者备选。

  第六,皇子们勤奋好学,练就必备的能力以便将来走上领导岗位。兄弟相互之间团结友爱,不会为了权力而互相猜忌、互相厮杀。当兄弟关系转化为君臣关系的时候,双方能够做到君臣有别,安守本分。没坐上皇位的,极力辅助和维护皇帝的权威。

  第七,正规官僚系统之外的人员,如皇室后勤人员宦官等,不会插手干预政事。他们勤勤恳恳的为皇室服务,安守本分,没有过多的想法。

  第八,要有平稳的天气和充足的雨量,保证民众丰衣足食。不会出现天狗食日、彗星扫天、地震海啸、冰雹水灾、瘟疫流感,或者母鸡变公鸡,青蛇倒挂皇宫柱子等等天灾地祸或者怪异现象。

  第九,民众安居乐业,好好耕种自己的农田,履行好作为国民的义务。不会像刘季那样,成为流民到处乱窜,搞得社会治安极其不稳定。

  可以说,上面所列的九条,每一条都是封建皇朝需要考虑的政治性大问题。但这些问题,自嬴政创建起,就一直没消停,直至清末改制也没能彻底解决。他们伴随了封建制度的一生,成为封建制度特色的一部分。

  嬴政统一全国之前,华夏大地一直有一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那就是周天子。但是周天子的政令并没有直接下达到基层,而只是到他们管辖的京畿地区。

  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政务并不直接管理,基本上也不怎么干预。周王室并不直接征收诸侯国的税收,也不向诸侯国派遣或者任命官员,更不干预诸侯国的司法活动或者军事行动,诸侯对自己国家的事务具有高度自治权。诸侯国的义务是名义上服从周王室,按期朝见纳贡,并拱卫周王室。

  在此之前,诸侯并不会教导当地的民众要尊敬远在洛阳的周天子,也没这个必要,孝敬周天子是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各国的将领士卒并不直接听令于周天子,而是只听令于诸侯。民众和士卒对周朝的认同感极其薄弱。现如今,秦朝把所有民众都编码登记注册,而且都要服兵役,当地县令也会教导他们要尊敬远在咸阳的皇帝。这样,一下子就使得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