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四百八十六章 回归现实(2/4)
尽快完成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项目。

  只有这样,才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载荷送入太空,在太空中组装出这样一艘超级飞船来。

  看完氦核聚变发动机的技术总纲,庞学林开始关注里面的技术细节。

  很快,庞学林的眉头便微微皱了起来。

  因为系统提供的这份技术方案,居然是第三代核聚变技术。

  事实上,核聚变技术划分三代,一般依据燃料不同进行划分。

  第一代核聚变又被称作氘氚核聚变。

  氘和氚都是氢的同位素,但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氢的同位素氕,这种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的氢占了绝大部分。

  但很可惜,氕要实现聚变非常困难,因为氕会首先聚变成氦2,需要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而质子转变为中子的质量是增加的,还需要吸收聚变所释放的部分能量,但氦2并不稳定,很快就会衰变成氘!

  自氘核开始,聚变就开始开挂了,因为氘核中有中子,不需要再从质子经过漫长的时间转变过来!

  氚氘聚变h-2+h-3==he-4+n,聚变成氦四+一个多余的中子,而问题也从这跑出来的多余的中子中而来!

  对于裂变来说,原子核受到自由中子的轰击而产生裂变!

  这个自由中子还得制造出来,但在核聚变堆中这个中子却是一个彻头彻尾多余的东西!

  因为中子会被其他材料的原子核捕获而发生嬗变,一种正儿八经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子辐射后就成了放射性材料,而且材料整个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用于氚氘聚变抗辐照材料不但要经受住高温,还要耐得住中子的长期轰击,迄今为止,人类科学家依旧在寻找合格的第一壁材料而努力。

  这也是核聚变能否实现商业化运行的一个重大技术难点之一。

  至于第二代核聚变,则指的是氘与氦三之间的核聚变,这种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数量比起氚氘聚变要少一个量级,目前人类用于制造裂变和反应堆的材料就能应付这样的中子轰击。

  至于第三代核聚变,则是指氦三与氦三之间的核聚变,氦三核聚变完全不产生中子,因此又被称作是终极聚变。

  这里,也许有人就要问了,既然氦三核聚变拥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干嘛不直接研究氦三核聚变啊?

  这里又涉及另一个重要问题。

  那就是比结合能。

  强作用力是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节能的力量,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数量越多,需要将其分开的能量就越大(铁元素为峰值),元素的结合能与质子与中子数之比就是比结合能!

  从氘、氚到氦元素的比结合能是节节攀升的,氘、氚只需要5k电子伏特就能实现点火,但氦3就要搞出很多。

  简单的理解就是氘氚实现核聚变相对比较容易,而氦要实现聚变所需要的能量就会高得多!

  因此在那个氘氚核聚变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就奢望氦三聚变,似乎还早了一点!

  前苏联物理学家、托卡马克之父阿齐莫维奇曾经说过一句很黄很暴力的名言:

  “当整个社会都需要的时候,聚变就会实现!”

  这里面蕴含的意思就是,聚变所需要的能量等级较高,任何单一国家都不太可能撑得起这样的资源投入,想要实现,需要全人类投共同努力,方有实现可能。

  这便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合作基础。

  iter计划因为技术难度以及各国之间各自的小算盘一拖再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核聚变的相关研究依然没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像等离子体湍流控制、聚变堆抗辐照材料研发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虽然庞学林当年在黑暗森林世界曾经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