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2/3)
“他哪里都适应,只要给他木块,他没有任何愁绪。”
王太后给旁边宫女使个眼色,宫女会意,到后面抱孩子去了。
王太后又缓缓道:“从前我给玄都观和玉真宫都供奉过香油,但我不是修士,我想知道,一般修士能不能在玉真宫内修行?”
“当然可以,有过不少先例,天宝年间的玉真公主最初就是以女修士身份在玉真宫内修行,后来才正式出家,还有彭王妃,也在玉真宫出家,她也是修士身份在玉真宫住了三年,去年才正式出家。”
王太后咬一下嘴唇道:“你觉得我可以吗?”
应采和一愣,“可以什么?以修士身份住在玉真宫?”
王太后点点头,“这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恐惧得浑身发抖,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想安安静静颐养天年,可是这里却让我安静不下来。”
“这个......”
应采和有点为难,对方毕竟是太后,是大唐名义上的最高掌权者,自己还真不好替她做决定。
“这是晋王才能做的决定,太后问我没有用。”
“你帮我和晋王谈谈,所有的印玺我都可以交给他,如果需要出席什么仪式,我可以出席,只是我不想再住在大明宫了。”
王太后已经猜到应采和与晋王的特殊关系,她和应采和的关系很好,此时只能哀求应采和了。
此时王太后有了充分的明悟,与其说她这个太后还有点虚架子的作用,不如说她的太后大印才有作用,晋王只要拿到她的太后大印,她这个人在不在都无所谓,最多新年时露上一面。
阉党还不时找她下旨下诏,她也无不遵从,到了晋王这里,她甚至连听取国事的兴趣都没有了,既然都是走走过场,那还不如把太后大印直接交给晋王。
应采和想了想道:“其实只是换个地方居住,我觉得问题也不大,我可以帮你说一说,但小皇帝怎么办?”
“他住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保证安全,他住到玉真宫也不是不可以,或者住到兴庆宫去,离晋王更近一点。”
住到兴庆宫可不行,应采和答应过薛涛的,她绝不踏进兴庆宫一步,住到玉真宫倒也不错,自己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了。
“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样吧!等晋王回来,我找机会和他谈一谈,尽量说服他。”
这时,一名中年宫女抱着小皇帝李纹过来了,李纹看见应采和,忽然扔掉手中的木块,张开了手臂要她抱,应采和顿时眉开眼笑,把李纹抱到自己怀中。
.........
五天后,郭宋率领大军凯旋归来,大军举行了入城凯旋仪式,将士们受到了数十万百姓的热烈欢迎,朱雀大街两边挤满了长安百姓,热烈欢呼将士们的凯旋。
这种凯旋仪式非常重要,它是一种精神奖赏,甚至不亚于物资奖励,给了将士们一种无上的荣誉感,即使年迈,他也能给绕膝的孙子们讲述当年凯旋进城时荣耀。
“万岁!万岁!”
郭宋被亲兵严密护卫,但他的大旗出现时,但依旧欢呼声如雷,民众们激动得振臂高呼,这是他们的君主,给他们带来平安、带来丰衣足食的君王,任何大唐皇帝在这一刻都变得苍白无力,只有晋王殿下才是他们心中的天子。
郭宋骑在骏马之上,四周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却在考虑新朝廷的构建,旧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他要继续启用,御史台要建立了,肃政台虽然有一部分御史台的功能,但肃政台还有监军和复核刑狱的职能,这些都要分开,另外还要建立谏台,御史台和谏台,一个对下,一个对上。
晋国之前的官制都是颜真卿建立的,官制建立的基础是当时只有河西走廊和陇右,所以将部寺合并,一官多职,尽量减少人员,减少机构,但朝廷重新在长安建立,从前的框架肯定不合适了,必须要恢复三省六部制,但以前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王太后给旁边宫女使个眼色,宫女会意,到后面抱孩子去了。
王太后又缓缓道:“从前我给玄都观和玉真宫都供奉过香油,但我不是修士,我想知道,一般修士能不能在玉真宫内修行?”
“当然可以,有过不少先例,天宝年间的玉真公主最初就是以女修士身份在玉真宫内修行,后来才正式出家,还有彭王妃,也在玉真宫出家,她也是修士身份在玉真宫住了三年,去年才正式出家。”
王太后咬一下嘴唇道:“你觉得我可以吗?”
应采和一愣,“可以什么?以修士身份住在玉真宫?”
王太后点点头,“这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恐惧得浑身发抖,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想安安静静颐养天年,可是这里却让我安静不下来。”
“这个......”
应采和有点为难,对方毕竟是太后,是大唐名义上的最高掌权者,自己还真不好替她做决定。
“这是晋王才能做的决定,太后问我没有用。”
“你帮我和晋王谈谈,所有的印玺我都可以交给他,如果需要出席什么仪式,我可以出席,只是我不想再住在大明宫了。”
王太后已经猜到应采和与晋王的特殊关系,她和应采和的关系很好,此时只能哀求应采和了。
此时王太后有了充分的明悟,与其说她这个太后还有点虚架子的作用,不如说她的太后大印才有作用,晋王只要拿到她的太后大印,她这个人在不在都无所谓,最多新年时露上一面。
阉党还不时找她下旨下诏,她也无不遵从,到了晋王这里,她甚至连听取国事的兴趣都没有了,既然都是走走过场,那还不如把太后大印直接交给晋王。
应采和想了想道:“其实只是换个地方居住,我觉得问题也不大,我可以帮你说一说,但小皇帝怎么办?”
“他住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保证安全,他住到玉真宫也不是不可以,或者住到兴庆宫去,离晋王更近一点。”
住到兴庆宫可不行,应采和答应过薛涛的,她绝不踏进兴庆宫一步,住到玉真宫倒也不错,自己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了。
“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样吧!等晋王回来,我找机会和他谈一谈,尽量说服他。”
这时,一名中年宫女抱着小皇帝李纹过来了,李纹看见应采和,忽然扔掉手中的木块,张开了手臂要她抱,应采和顿时眉开眼笑,把李纹抱到自己怀中。
.........
五天后,郭宋率领大军凯旋归来,大军举行了入城凯旋仪式,将士们受到了数十万百姓的热烈欢迎,朱雀大街两边挤满了长安百姓,热烈欢呼将士们的凯旋。
这种凯旋仪式非常重要,它是一种精神奖赏,甚至不亚于物资奖励,给了将士们一种无上的荣誉感,即使年迈,他也能给绕膝的孙子们讲述当年凯旋进城时荣耀。
“万岁!万岁!”
郭宋被亲兵严密护卫,但他的大旗出现时,但依旧欢呼声如雷,民众们激动得振臂高呼,这是他们的君主,给他们带来平安、带来丰衣足食的君王,任何大唐皇帝在这一刻都变得苍白无力,只有晋王殿下才是他们心中的天子。
郭宋骑在骏马之上,四周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却在考虑新朝廷的构建,旧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他要继续启用,御史台要建立了,肃政台虽然有一部分御史台的功能,但肃政台还有监军和复核刑狱的职能,这些都要分开,另外还要建立谏台,御史台和谏台,一个对下,一个对上。
晋国之前的官制都是颜真卿建立的,官制建立的基础是当时只有河西走廊和陇右,所以将部寺合并,一官多职,尽量减少人员,减少机构,但朝廷重新在长安建立,从前的框架肯定不合适了,必须要恢复三省六部制,但以前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