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临于阗(1/3)
天亮后,唐军便四处出击,驱赶吐蕃牧民,反抗者一律格杀,将数千户吐蕃牧民全部驱逐出安西。

  郭宋带着手下在且末城四周巡视,且末城就是后世的且末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得益于昆山的积雪融水,这里分布着大片绿洲,河流众多,最后汇集成且末河,流入蒲昌海。

  郭宋用马鞭指着四周绿洲道:“这里完全可以建立一座且末军镇,周围绿洲实行军屯,粮食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还能养牛羊,肉食和皮毛来源也能解决。”

  谢天山在一旁道:“在且末建立军镇,一直是老王爷的梦想,他最初是想把东面的且末河四城连成一片,但都失败了,还是因为吐蕃军队源源不断地从高原杀来。”

  郭宋完全可以理解,且末城正好位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分岔处,从高原过来,且末城是必经之路,吐蕃把且末城当做据点的原因就在这里。

  郭宋点点头问题:“且末河四城现在如何了?”

  且末河四城是指弩支城、新城、典合城和蒲桃城,十年前被吐蕃和吐谷浑的联军攻破,现在情况不知怎么样了?

  谢天山叹息一声道:“且末河四城已经没有了,最后一点驻军也并到于阗,老王爷是想重建,但没有人力物力,只能作罢。”

  如果在且末河四城的原址上重建一座大城,把它视为且末军镇,其实倒是比建在这里更好,那边背后是阿尔金山,又有且末河灌溉,绿洲比这里更多,一样可以大量屯田,这里虽然有不少绿洲,但冬天风太大,寒冷得让人受不了。

  这时,郭宋又用马鞭指着北方,问谢天山道:“从这里可以直接北上吗?”

  郭宋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从且末城去龟兹城,还要再折道返回蒲昌海,再向西进发,路途太远,耗费时间太多,如果能直接北上,至少可以节省四五天时间。

  谢天山摇摇头道:“从这里直接北上就是大沙漠腹地了,不可能走人,我们一般都是向东走到蒲桃城,然后再直接北上,就不用去蒲昌海中转,虽然那边是图兰大沙漠边缘,但还是有小绿洲,骑马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穿过去,要比走蒲昌海节省三天时间。”

  “如果向西走呢?”

  谢天山笑道:“其实向西走更好,先到于阗军镇,然后顺着玉河北上,就能直接穿过大沙漠,抵达龟兹城。”

  玉河就是后世的和田河,由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汇合而成,唐朝时还不是季节河,就算到枯水期还有水量很小的一缕河水,一直北上流入赤河,现在是冰雪融化之时,水量更足了,安西唐军不走蒲昌海的原因就在这里,直接走玉河,横穿大沙漠,就抵达于阗镇,没必要再绕远路。

  郭宋沉思片刻,便欣然道:“那就去于阗镇!”

  两天后,唐军彻底驱赶了附近的牧民,缴获了大量牛羊,这些牛羊并不是牧民所有,而是吐蕃军方的,牧民只是替吐蕃军方放牧而已,谢天山把这一点告诉了郭宋,唐军自然就不会客气,将属于吐蕃军方的二十几万头牛羊全部缴获,把牧民赶回了高原。

  这时,从蒲昌海过来的五千头骆驼托负着两万石粮食抵达且末城,郭宋留一千军队守且末城,他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和五千头骆驼以及大批牛羊前往千里外的于阗镇。

  .......

  从且末城前往于阗镇约有一千二百里,中途有几处绿洲,从前是唐军的守捉城,像兰城守捉、尼壤守捉以及坎城守捉,不过现在兵力不足,各守捉已经荒废了,绿洲也被吐蕃和吐谷浑牧民侵占,安西唐军无力驱赶。

  唐军足足走了十天,才终于抵达了于阗镇,于阗镇的兵马使也是当年的老朋友郑据,郑据当年出任弩支城镇将时去龟兹求救,差点死在蒲昌海,被第一次来安西的郭宋救下。

  郑据的父亲郑文高是于阗镇老兵马使,几年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