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得不应(1/3)
正在这时,贺林晚听到一个清越的声音从岔路上传来:“李小恒,你与女子打架打输了是一件很光彩的事么?非要嚷嚷得人尽皆知不可。”
话音刚落,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年就拂开花枝走了出来。
贺林晚转头看过去,不由得楞了楞。
贺林晚是见过不少相貌出色的人的,不说别人,她当初的未婚夫薛子叙和她五哥杨成英就是难得的俊美少年,往近处说元淳也是容色出众。不过眼前的这位还是让她不由得看住了。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身着一身蓝色的轻薄夏衫,轻尘不染,猗猗如竹,容颜如玉,他脸上虽然带着淡笑,笑容却有着几分骨子里散发的疏离,举手投足之间自有风范,就如同从《诗经》中走出来的伴竹而居,饮朝露,食兰花而生的皎皎君子。
前朝有一位好美色的昏君曾言,看美人不能看颜色而要看气韵,再好的颜色都有令人厌烦的一日,有独特气韵的美人则如酒酿,陈也醉人。
贺林晚想,若是美人不分男女的话,眼前的这位就可以称为一位气韵出众的美人。
令贺林晚觉得奇怪的是,这样的人她竟然毫无印象。
那边康小郡王对着来人恼羞成怒地道:“慕少艾!我说了我没输!不信我跟她再打一架给你看看!还有,小爷不叫李小恒!”
慕少艾看了康小郡王一眼,嘴角含笑:“我离京五年,竟不知长琴是如何教导你规矩的?改明儿我要问问他。”
李恒脸色一变,立即放下袖子拱手朝慕少艾见礼:“李恒见过表兄。”
见慕少艾但笑不语,李恒清咳一声扭捏道:“表兄,我哥哥日理万机忙得很,这等小事你就不必问他了。”
跟在慕少艾身后走出来的元渐哈哈大笑:“李小恒,瞧你那点出息。”
李恒瞪了元渐一眼,看了看慕少艾,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贺林晚在李恒叫出“慕少艾”这个名字的时候,脑中急转,瞬间就明了了这少年的身份。
慕知真,字少艾。祖母先帝嫡长女安义长公主,祖父出身大周朝最显赫的世家之一慕家,是当今慕首辅胞弟。父亲慕敬诚,十八岁考中状元,也是至今为止大周朝最年轻的状元郎。母亲长乐郡主李淮秀是晋王亲妹妹,不过可惜这位郡主十几年前就去世了。
慕知真现如今在京中名声不显,那是因为他五年前随祖父出门游学,最近才回京,也因此贺林晚对他没有印象,不过五年前的京城,却没有人不知道慕知真。
传闻慕知真少时随父亲出门赴宴,遇上一群书生在高谈论阔针砭时弊,大骂慕阁老当时力排众议一力推行“新政”是误国害民之策,穆如松是沽名钓誉的奸臣弄臣,按罪当诛。
年十岁的慕知真认真听完这些书生的言论之后,并未因这些书生出口无状而生气,只是抛出了与当时的国策民情有关“十论”让这些书生们作答,不想这些自负有才的书生们却是一个也答不出来。
后来众人才明白,这所谓的“十论”和与后来被总结出来的与之对应的“十策”,都是新政的精髓所在。可笑这些书生当时骂得那么痛快,让他们说点有用的却是一个都说不出来。
不过慕知真并不是高调的性子,自这件事之后他在京中就少有名声传出,后不久更是离了京城一走五年。也有人说慕知真或许又是一个“伤仲永”的例子。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第一个“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是现在的晋王世子李毓,别看现在的晋王世子风流纨绔,听说年少的时候也是出了名的聪颖。
总而言之,慕家底蕴深厚,家族每代都会出一两个天资卓越的人,慕知真应该是他这一辈慕家儿郎的领头人。
慕家在朝堂上与范家向来是水火不容,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年就拂开花枝走了出来。
贺林晚转头看过去,不由得楞了楞。
贺林晚是见过不少相貌出色的人的,不说别人,她当初的未婚夫薛子叙和她五哥杨成英就是难得的俊美少年,往近处说元淳也是容色出众。不过眼前的这位还是让她不由得看住了。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身着一身蓝色的轻薄夏衫,轻尘不染,猗猗如竹,容颜如玉,他脸上虽然带着淡笑,笑容却有着几分骨子里散发的疏离,举手投足之间自有风范,就如同从《诗经》中走出来的伴竹而居,饮朝露,食兰花而生的皎皎君子。
前朝有一位好美色的昏君曾言,看美人不能看颜色而要看气韵,再好的颜色都有令人厌烦的一日,有独特气韵的美人则如酒酿,陈也醉人。
贺林晚想,若是美人不分男女的话,眼前的这位就可以称为一位气韵出众的美人。
令贺林晚觉得奇怪的是,这样的人她竟然毫无印象。
那边康小郡王对着来人恼羞成怒地道:“慕少艾!我说了我没输!不信我跟她再打一架给你看看!还有,小爷不叫李小恒!”
慕少艾看了康小郡王一眼,嘴角含笑:“我离京五年,竟不知长琴是如何教导你规矩的?改明儿我要问问他。”
李恒脸色一变,立即放下袖子拱手朝慕少艾见礼:“李恒见过表兄。”
见慕少艾但笑不语,李恒清咳一声扭捏道:“表兄,我哥哥日理万机忙得很,这等小事你就不必问他了。”
跟在慕少艾身后走出来的元渐哈哈大笑:“李小恒,瞧你那点出息。”
李恒瞪了元渐一眼,看了看慕少艾,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贺林晚在李恒叫出“慕少艾”这个名字的时候,脑中急转,瞬间就明了了这少年的身份。
慕知真,字少艾。祖母先帝嫡长女安义长公主,祖父出身大周朝最显赫的世家之一慕家,是当今慕首辅胞弟。父亲慕敬诚,十八岁考中状元,也是至今为止大周朝最年轻的状元郎。母亲长乐郡主李淮秀是晋王亲妹妹,不过可惜这位郡主十几年前就去世了。
慕知真现如今在京中名声不显,那是因为他五年前随祖父出门游学,最近才回京,也因此贺林晚对他没有印象,不过五年前的京城,却没有人不知道慕知真。
传闻慕知真少时随父亲出门赴宴,遇上一群书生在高谈论阔针砭时弊,大骂慕阁老当时力排众议一力推行“新政”是误国害民之策,穆如松是沽名钓誉的奸臣弄臣,按罪当诛。
年十岁的慕知真认真听完这些书生的言论之后,并未因这些书生出口无状而生气,只是抛出了与当时的国策民情有关“十论”让这些书生们作答,不想这些自负有才的书生们却是一个也答不出来。
后来众人才明白,这所谓的“十论”和与后来被总结出来的与之对应的“十策”,都是新政的精髓所在。可笑这些书生当时骂得那么痛快,让他们说点有用的却是一个都说不出来。
不过慕知真并不是高调的性子,自这件事之后他在京中就少有名声传出,后不久更是离了京城一走五年。也有人说慕知真或许又是一个“伤仲永”的例子。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第一个“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是现在的晋王世子李毓,别看现在的晋王世子风流纨绔,听说年少的时候也是出了名的聪颖。
总而言之,慕家底蕴深厚,家族每代都会出一两个天资卓越的人,慕知真应该是他这一辈慕家儿郎的领头人。
慕家在朝堂上与范家向来是水火不容,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