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六章 最大赢家(2/3)
加高大上的借口。
那就是儒家君子们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即所谓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孔子的原话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大概意思是,当国家政治清明,君主遵守大道的时候,君子就出去当官,辅佐圣君仁主治理天下;当国家政治黑暗,君主背弃大道的时候,君子可以退隐江湖,等待时机。
这样一个天然的借口,曾经是天启年间许多东林党人,以及东林党同路人们,明哲保身进退自如的理由。
不过,眼下这个借口却用不上了。
虽然到了崇祯四年的时候,大明朝仍有一些朝野清流人士,不断上书指摘朝政得失,批评皇帝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得离谱,但是崇祯皇帝在西北、漠南、朝鲜以及辽南等地的胜利,却让更多的人闭上了嘴巴。
即位以来财政上的逐渐宽裕,以及罕见的一连串军事上的胜利,使得崇祯皇帝的声望,在各种批评与指摘之中一路攀升。
到了崇祯四年的五月,已经没有哪个大臣敢于借口“邦无道则隐”请辞了。
谁要是这么做,他恐怕也就永远没有了起复和回归的机会了。
若是仍以孝道作为逃避到西北边地任职的借口,那么面对着如今这位越来越强势的皇帝,以及渐渐被皇帝控制的都察院,渐渐被当朝首辅控制的六科廊,他们今后恐怕也没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就这样,一个带有明显的风向性的崇祯四年新科进士分配方案,没怎么经过朝野之间的充分讨论,就在五月初一上午的紫禁城建极殿大朝会上顺利通过了。
那些身在京师位居中枢的前东林党同路人们,也都因为早看透了当今皇帝的心思,所以都忍住没有说话。
最典型的人物,除了黄宗羲的恩师大理寺正卿刘宗周以外,还有军机大臣宁城伯孙承宗,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标,甚至也包括亲自执行了崇祯皇帝的策略、审定了分配名单的吏部尚书成基命。
这些人当年在东林党占据了大义名分的时候,都属于东林党人的同路人。
然而同路人终究只是同路人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人。
因为东林党人,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因为道义认同或者政治主张而走到的一起的团体,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以地域和师生关系联结而成的利益关系网。
像刘宗周这样的人,虽然出身江南士林,但是却始终游离于东林党人的圈子之外,不得而入。
因为他是浙江绍兴人,与南直隶那个读书人的圈子还是隔着一层。
至于孙承宗、李标、成基命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们都是北直隶人。
其中孙承宗是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后世河北保定高阳),李标是北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后世河北高邑),成基命是北直隶大名府大名人(后世河北大名)。
他们这些北直隶出身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东林党人,充其量也只是东林党人在某个时期的同路人罢了。
当年因为与魏忠贤同乡的缘故,这些人虽然心向东林党,但却并不被东林党人所信任,可谓是两边不讨好。
如今这些出身北直隶的人物,一个接着一个,都受到崇祯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若是再算上李国镨这个同样出身于北直隶保定府的内阁首辅,那么眼下在大明朝的政坛之上,俨然已经出现了一个比当年的阉党和东林党更有势力的团体。
如果这些出身于北直隶京畿之地的大人物,能够算作一党的话,那么大明朝自万历年间以来,先后崛起于朝堂之上那些所谓的楚党、西党、浙党、阉党以及东林党,可都没有眼下这个京畿党势力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就对党争问题极其忌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那就是儒家君子们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即所谓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孔子的原话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大概意思是,当国家政治清明,君主遵守大道的时候,君子就出去当官,辅佐圣君仁主治理天下;当国家政治黑暗,君主背弃大道的时候,君子可以退隐江湖,等待时机。
这样一个天然的借口,曾经是天启年间许多东林党人,以及东林党同路人们,明哲保身进退自如的理由。
不过,眼下这个借口却用不上了。
虽然到了崇祯四年的时候,大明朝仍有一些朝野清流人士,不断上书指摘朝政得失,批评皇帝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得离谱,但是崇祯皇帝在西北、漠南、朝鲜以及辽南等地的胜利,却让更多的人闭上了嘴巴。
即位以来财政上的逐渐宽裕,以及罕见的一连串军事上的胜利,使得崇祯皇帝的声望,在各种批评与指摘之中一路攀升。
到了崇祯四年的五月,已经没有哪个大臣敢于借口“邦无道则隐”请辞了。
谁要是这么做,他恐怕也就永远没有了起复和回归的机会了。
若是仍以孝道作为逃避到西北边地任职的借口,那么面对着如今这位越来越强势的皇帝,以及渐渐被皇帝控制的都察院,渐渐被当朝首辅控制的六科廊,他们今后恐怕也没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就这样,一个带有明显的风向性的崇祯四年新科进士分配方案,没怎么经过朝野之间的充分讨论,就在五月初一上午的紫禁城建极殿大朝会上顺利通过了。
那些身在京师位居中枢的前东林党同路人们,也都因为早看透了当今皇帝的心思,所以都忍住没有说话。
最典型的人物,除了黄宗羲的恩师大理寺正卿刘宗周以外,还有军机大臣宁城伯孙承宗,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标,甚至也包括亲自执行了崇祯皇帝的策略、审定了分配名单的吏部尚书成基命。
这些人当年在东林党占据了大义名分的时候,都属于东林党人的同路人。
然而同路人终究只是同路人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人。
因为东林党人,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因为道义认同或者政治主张而走到的一起的团体,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以地域和师生关系联结而成的利益关系网。
像刘宗周这样的人,虽然出身江南士林,但是却始终游离于东林党人的圈子之外,不得而入。
因为他是浙江绍兴人,与南直隶那个读书人的圈子还是隔着一层。
至于孙承宗、李标、成基命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们都是北直隶人。
其中孙承宗是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后世河北保定高阳),李标是北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后世河北高邑),成基命是北直隶大名府大名人(后世河北大名)。
他们这些北直隶出身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东林党人,充其量也只是东林党人在某个时期的同路人罢了。
当年因为与魏忠贤同乡的缘故,这些人虽然心向东林党,但却并不被东林党人所信任,可谓是两边不讨好。
如今这些出身北直隶的人物,一个接着一个,都受到崇祯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若是再算上李国镨这个同样出身于北直隶保定府的内阁首辅,那么眼下在大明朝的政坛之上,俨然已经出现了一个比当年的阉党和东林党更有势力的团体。
如果这些出身于北直隶京畿之地的大人物,能够算作一党的话,那么大明朝自万历年间以来,先后崛起于朝堂之上那些所谓的楚党、西党、浙党、阉党以及东林党,可都没有眼下这个京畿党势力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就对党争问题极其忌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