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二章 暗自高兴(1/3)
随着崇祯四年春闱的结束,京师城内由春闱造就的那份特有的热闹与喧哗也渐渐散去。
不过,崇祯四年四月末的京师天气晴朗,春光明媚,而北京城里的繁华景象也是一日胜似一日,并没有因为大量落第举子的离去沉寂下来。
在这个柳絮飞舞的季节,京畿之地的天气完全地转暖了,那条联通天津、山东与北京城的大运河京畿河段,经过了解冻之初的再一次疏通之后,也重新恢复了通航。
从大明朝的江南地区出发北上的大批商货,沿着通航能力不断提升的大运河,连绵不绝地被运到了通州。
这些来自江南的粮食、布匹、丝绸与瓷器,从通州上岸之后,或者进入朝廷户部的仓场,或者由此分散到京畿各地。
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商货,还要继续向西走居庸关前往宣大、归化等漠南地区,向北走古北口、向东走山海关,输出到热河和宁远等地。
一旦被商人们运送到了那些地方,再普通的江南商货,也会一下子变得身价倍增起来。
与此同时,从西北来的一支支马队、驼队和骡马车队,也载着来自西北和塞北的大量物产,进入京师内外的各大集市之上。
尔后,要么直接进入京师城内的百姓之家,要么被南来的商人所收购,然后雇船南下,运到南直隶地区贩卖。
就在最近的短短两三年里,北京城的外面又新兴起来几处大的集市。
京师朝阳门外的东市,早在崇祯开海之前,就已经有了集贸大市的模样,到如今更是今非昔比,云集了来自京畿东部以及江南和海外的各种大宗商货。
而最引人瞩目的,则是京师西直门外新辟的骡马市。
虽说是骡马市,但是骡子并不多,多的是形形色色的骆驼和各式各样的马匹。
数量最大的,当然还是来自塞北喀喇沁部、多伦部、库伦部等地,以及河中各部的蒙古马。
从崇祯三年的年初开始,这些塞外蒙古部落的马匹,就开始大批量地被贩进京师,并从京师这处新辟的骡马市,陆续进入河北、山东、江淮各地。
大明朝内地缺马的情况,尤其是江南地区严重缺马的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过去江南地区匹马值银百两而且有价无市的情况,如今也一去不复返了。
来自塞北蒙古部落的蒙古马虽然个头不高,比不上河西马那样身材挺拔,但是胜在四肢矫健、适应性强,正适合耕地拉车长途跋涉。
而田国丈家的四轮马车和车马行生意,也因为马匹来源的日益充足和马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而变得越来越红火了。
南直隶随便哪一家大户,甚至随便哪一家大户家的朝奉,出门会客或者谈生意,若是没有一辆两马并驾,或者三马并驾甚至是四马并驾的马车,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大户人家了。
至于大明京师里的权贵豪门之家,乘坐数马并驾的四轮马车出门办事或者饮宴游玩,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早就成为了一种日常。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素来不喜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乘坐轿子出行。
虽然从来也没有明旨禁止过文武官员和皇亲国戚们乘坐肩舆或者轿子出行,可是皇帝本人出宫的时候必坐四轮马车,就是在皇宫大内,也从来不坐肩舆或者轿子。
近便一点的地方,都是带着随从护卫直接步行过去。
稍微远上一点的地方,则是亲自骑马过去。
与此同时,如今的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们,以及军机大臣与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左护军们,人人也都拥有了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互匹配的御赐车马和通行令牌。
即使入宫当值或者上朝觐见,这些人皇帝倚重的重臣们,也都有在紫禁城内骑马通行的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不过,崇祯四年四月末的京师天气晴朗,春光明媚,而北京城里的繁华景象也是一日胜似一日,并没有因为大量落第举子的离去沉寂下来。
在这个柳絮飞舞的季节,京畿之地的天气完全地转暖了,那条联通天津、山东与北京城的大运河京畿河段,经过了解冻之初的再一次疏通之后,也重新恢复了通航。
从大明朝的江南地区出发北上的大批商货,沿着通航能力不断提升的大运河,连绵不绝地被运到了通州。
这些来自江南的粮食、布匹、丝绸与瓷器,从通州上岸之后,或者进入朝廷户部的仓场,或者由此分散到京畿各地。
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商货,还要继续向西走居庸关前往宣大、归化等漠南地区,向北走古北口、向东走山海关,输出到热河和宁远等地。
一旦被商人们运送到了那些地方,再普通的江南商货,也会一下子变得身价倍增起来。
与此同时,从西北来的一支支马队、驼队和骡马车队,也载着来自西北和塞北的大量物产,进入京师内外的各大集市之上。
尔后,要么直接进入京师城内的百姓之家,要么被南来的商人所收购,然后雇船南下,运到南直隶地区贩卖。
就在最近的短短两三年里,北京城的外面又新兴起来几处大的集市。
京师朝阳门外的东市,早在崇祯开海之前,就已经有了集贸大市的模样,到如今更是今非昔比,云集了来自京畿东部以及江南和海外的各种大宗商货。
而最引人瞩目的,则是京师西直门外新辟的骡马市。
虽说是骡马市,但是骡子并不多,多的是形形色色的骆驼和各式各样的马匹。
数量最大的,当然还是来自塞北喀喇沁部、多伦部、库伦部等地,以及河中各部的蒙古马。
从崇祯三年的年初开始,这些塞外蒙古部落的马匹,就开始大批量地被贩进京师,并从京师这处新辟的骡马市,陆续进入河北、山东、江淮各地。
大明朝内地缺马的情况,尤其是江南地区严重缺马的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过去江南地区匹马值银百两而且有价无市的情况,如今也一去不复返了。
来自塞北蒙古部落的蒙古马虽然个头不高,比不上河西马那样身材挺拔,但是胜在四肢矫健、适应性强,正适合耕地拉车长途跋涉。
而田国丈家的四轮马车和车马行生意,也因为马匹来源的日益充足和马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而变得越来越红火了。
南直隶随便哪一家大户,甚至随便哪一家大户家的朝奉,出门会客或者谈生意,若是没有一辆两马并驾,或者三马并驾甚至是四马并驾的马车,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大户人家了。
至于大明京师里的权贵豪门之家,乘坐数马并驾的四轮马车出门办事或者饮宴游玩,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早就成为了一种日常。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素来不喜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乘坐轿子出行。
虽然从来也没有明旨禁止过文武官员和皇亲国戚们乘坐肩舆或者轿子出行,可是皇帝本人出宫的时候必坐四轮马车,就是在皇宫大内,也从来不坐肩舆或者轿子。
近便一点的地方,都是带着随从护卫直接步行过去。
稍微远上一点的地方,则是亲自骑马过去。
与此同时,如今的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们,以及军机大臣与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左护军们,人人也都拥有了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互匹配的御赐车马和通行令牌。
即使入宫当值或者上朝觐见,这些人皇帝倚重的重臣们,也都有在紫禁城内骑马通行的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