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六 鱼祸(2/3)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鲟鱼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鲨鱼是软骨鱼,软骨鱼比硬骨鱼在进化地位上更早,鲟鱼介于两者之间,保留了许多软骨鱼的形态特征,比如体型,平展的胸鳍,口下位,歪尾等等,所以看起来比较像鲨鱼。”
“软骨鱼和硬骨鱼有什么不同吗?”
“进化的年代不同,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古代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到原始两栖类,再到原始爬行类,最后到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成现代的原始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鱼类演化出的,而水中鱼类也是由软骨到硬骨的进化过程的,而鲟鱼就是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这上亿年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上亿年都没进化,这么现在突然一下变成这个样子了!”
“也许越是原始的生物,得到基因突变的机会后,反倒是进化的速度会越快,基因突变完成方向选择上也会更多,不像我们人类身体机构已经近乎是进化到了极致一样。”
赵兴华接口答道。
“它从大海中回来,就是想在这里产卵的,这里是它的出生地,也是它的家乡。一般情况下鲟鱼是属于性情温和的鱼类,作为观赏鱼类,从来没有出现过主动攻击其他生物的情况,像今天那样见到人类穷追不舍,说明它对我们人类有着血海深仇,它追赶我们不单单是想要进食那么简单。”
“刚刚我在军营那边看到了一些破烂的渔网,我想之前的人类可能是不小心将鲟鱼的卵打捞上来,才引来了这条大鳇鱼的报复。”
范遥站在一旁将看到情景说了出来。
“谁知道呢,也许是有人认出了这条是鲟鱼,口馋也说不定,鲟鱼的软骨也被称为“龙筋”,有抗癌因子和保健作用,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鲨鱼翅,鲟鱼骨”之说。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条大鳇鲟的骨鳞会坚硬到子弹都无法打穿的程度。”
“回去后,告诉沉湖基地的高层一声,这几个月都不要过这里来了,等大鱼们回到海里再过来,这段汉江流域都不要行船捕鱼,这里不会只有一条大鱼洄游的。”
赵兴华目送着那条受伤的大鳇鱼重新钻入了水中后,向身边的战友们作出了最后的总结。
…………………………………………………………………………
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正是在这一流域相融交汇,中华文明由此成型。此水与中华民族,皆名为汉。是故,言及河流,中国自古有“江淮河汉”之说。《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据说汉水之名起源于夏代,郦道元《水经注》更是以“江河淮汉”把汉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迟至春秋时期,汉水一直都保持着古代中国第一大水(航运)的地位。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段《诗经·汉广》里的名句已成为历史上江汉合流、来水汹涌的标注。但随着汉江上大兴土木建坝,自流河变“肠梗阻”,原始生态不复存在,如不改变这种状况,汉江或很快就会成为“旱江”。
如今,从上游黄金峡到下游兴隆共计1000多公里的江段上,将被人工分隔成15段,不足百公里就有一座大坝。最密集的襄樊境内,不足50公里就将建一座坝。这对汉江本身来说,无异于被肢解,鉴于每级水坝都有几十公里的回水区,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软骨鱼和硬骨鱼有什么不同吗?”
“进化的年代不同,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古代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到原始两栖类,再到原始爬行类,最后到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成现代的原始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鱼类演化出的,而水中鱼类也是由软骨到硬骨的进化过程的,而鲟鱼就是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这上亿年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上亿年都没进化,这么现在突然一下变成这个样子了!”
“也许越是原始的生物,得到基因突变的机会后,反倒是进化的速度会越快,基因突变完成方向选择上也会更多,不像我们人类身体机构已经近乎是进化到了极致一样。”
赵兴华接口答道。
“它从大海中回来,就是想在这里产卵的,这里是它的出生地,也是它的家乡。一般情况下鲟鱼是属于性情温和的鱼类,作为观赏鱼类,从来没有出现过主动攻击其他生物的情况,像今天那样见到人类穷追不舍,说明它对我们人类有着血海深仇,它追赶我们不单单是想要进食那么简单。”
“刚刚我在军营那边看到了一些破烂的渔网,我想之前的人类可能是不小心将鲟鱼的卵打捞上来,才引来了这条大鳇鱼的报复。”
范遥站在一旁将看到情景说了出来。
“谁知道呢,也许是有人认出了这条是鲟鱼,口馋也说不定,鲟鱼的软骨也被称为“龙筋”,有抗癌因子和保健作用,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鲨鱼翅,鲟鱼骨”之说。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条大鳇鲟的骨鳞会坚硬到子弹都无法打穿的程度。”
“回去后,告诉沉湖基地的高层一声,这几个月都不要过这里来了,等大鱼们回到海里再过来,这段汉江流域都不要行船捕鱼,这里不会只有一条大鱼洄游的。”
赵兴华目送着那条受伤的大鳇鱼重新钻入了水中后,向身边的战友们作出了最后的总结。
…………………………………………………………………………
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正是在这一流域相融交汇,中华文明由此成型。此水与中华民族,皆名为汉。是故,言及河流,中国自古有“江淮河汉”之说。《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据说汉水之名起源于夏代,郦道元《水经注》更是以“江河淮汉”把汉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迟至春秋时期,汉水一直都保持着古代中国第一大水(航运)的地位。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段《诗经·汉广》里的名句已成为历史上江汉合流、来水汹涌的标注。但随着汉江上大兴土木建坝,自流河变“肠梗阻”,原始生态不复存在,如不改变这种状况,汉江或很快就会成为“旱江”。
如今,从上游黄金峡到下游兴隆共计1000多公里的江段上,将被人工分隔成15段,不足百公里就有一座大坝。最密集的襄樊境内,不足50公里就将建一座坝。这对汉江本身来说,无异于被肢解,鉴于每级水坝都有几十公里的回水区,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