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用故事讲述治理之道(1/2)
序言
用故事讲述治理之道
杨振武
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在延安,党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主席就给大会代表们讲过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了上帝,派神仙下凡把他门口的两座大山背走了。毛主席以此比喻,中国共产党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感动上帝,而这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洋溢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习近平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底蕴,成为他领导风格的一大鲜明特色。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在2013年、2014年五四青年节上,习近平在与青年代表谈话时,分别讲了自己上山看羊、下田锄地时坚持看书,走30里路只为借书的故事,勉励青年抓紧时光多学习。这种用自己切身经历的讲述,远比讲一个历史上的名人努力学习的例子来得真切、生动,有感染力。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信仰的味道》,讲述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体现出精神之甘、信仰之甜。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这个故事,以党史上的感人故事,激励广大干部保持理想,坚守信仰。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种既富张力又具深意的讲述方式,巧妙地反驳了“中国威胁论”,传递出中国梦的世界价值。
正所谓“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民间传说,里面都穿缀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观念和生活。讲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它能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没有一种抽象概念,比细节更有说服力;而再多的叙事技巧,也不能比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
古人说“文以载道”。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习近平在故事中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中国改革发展之“道”,中国参与世界治理、与各国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之“道”。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在国内用非常接地气的讲述让党的方针政策入耳入脑入心,更好地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在国际上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这正是习近平讲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原因所在。
通过故事,讲述中国历史文化之“道”。善于从丰富的历史资料宝库中寻找经验给养,是习近平重要的执政风格。他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他经常古为今用,援引古代的寓言传说、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把历史巧妙地引入现实,希望人们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比如,他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的“瀛台夜话”,讲述了瀛台的历史: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在这里研究制定平定内乱、收复台湾的国家方略;后来光绪皇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用故事讲述治理之道
杨振武
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在延安,党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主席就给大会代表们讲过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了上帝,派神仙下凡把他门口的两座大山背走了。毛主席以此比喻,中国共产党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感动上帝,而这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洋溢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习近平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底蕴,成为他领导风格的一大鲜明特色。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在2013年、2014年五四青年节上,习近平在与青年代表谈话时,分别讲了自己上山看羊、下田锄地时坚持看书,走30里路只为借书的故事,勉励青年抓紧时光多学习。这种用自己切身经历的讲述,远比讲一个历史上的名人努力学习的例子来得真切、生动,有感染力。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信仰的味道》,讲述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体现出精神之甘、信仰之甜。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这个故事,以党史上的感人故事,激励广大干部保持理想,坚守信仰。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种既富张力又具深意的讲述方式,巧妙地反驳了“中国威胁论”,传递出中国梦的世界价值。
正所谓“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民间传说,里面都穿缀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观念和生活。讲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它能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没有一种抽象概念,比细节更有说服力;而再多的叙事技巧,也不能比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
古人说“文以载道”。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习近平在故事中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中国改革发展之“道”,中国参与世界治理、与各国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之“道”。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在国内用非常接地气的讲述让党的方针政策入耳入脑入心,更好地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在国际上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这正是习近平讲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原因所在。
通过故事,讲述中国历史文化之“道”。善于从丰富的历史资料宝库中寻找经验给养,是习近平重要的执政风格。他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他经常古为今用,援引古代的寓言传说、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把历史巧妙地引入现实,希望人们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比如,他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的“瀛台夜话”,讲述了瀛台的历史: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在这里研究制定平定内乱、收复台湾的国家方略;后来光绪皇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