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四百零四章 定下
忙看看市面上哪儿有优质田庄与铺面转手,一旦有了合适的就直接捎信给她就行。庆州城距离三河县并没多远,马车一天跑个来回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唐世泽这边,京里头分家的方案已经一致通过,只等着他有机会回京城时,立下正式的分家文书即可。而另一边唐大伯由于不忿自己的弟弟对唐世泽欺凌太甚,心中对他的怜惜倒是又多了几分,并且暗自决定一定要为唐世泽谋个好缺,以弥补他自亲生父亲那里受到的伤害。京城距离三河县距离甚远,几封书信的来往间便用去了大半年的功夫。

  话说有钱好办事,不过短短两个月的功夫,江巧凤就已经为唐锦华在三河县置办了五百亩的良田以及繁华街道的两间上好的铺面,另外还有二进小院子一座做陪嫁。

  说实在的,若不是怕被人误会唐世泽是个大贪官,她恨不得给唐锦华买上五千亩的土地心中才满意。罢罢罢,这些容易招人眼的嫁妆还是少给些的好,五百亩的陪嫁田对于李家来说足够多了。等到出嫁时,她再私下里给个几千两银票傍身就行,这些嫁妆和银两足够唐锦华她过好自己的日子了。再多了也不能给,有时银子太多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够用了就行。

  不知道是唐大伯确实用心为侄子活动了还是唐世泽他自己时来运转的缘故,在这一年的八月初唐世泽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平调至通州府任通判一职。

  同样是通判一职,但是通州府的通判与庆州府的通判那区别可是大了去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通州乃京畿门户,那战略位置是相当地重要。另外通州还是水陆交汇之地,漕运业的繁荣使得通州成为天下粮仓,商贸重地。

  所以唐世泽这个六品通判的权职不可谓不大,不仅掌管粮运、农田、水利和诉讼等诸多事项,还对通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便是在历代皇帝的心目当中,能在通州任通判一职的人都需是他自己信得过的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