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 114 章(1/5)
第 114 章

  第114章庙堂之高

  -1-

  京城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这里有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有风华无双的美貌佳人, 也有最深沉诡秘的权谋算计。

  宋予夺并不是个喜欢勾心斗角的人, 心机与算计都留给了沙场之上的敌手。他在边关之时是杀伐决断的大将军, 可回京之后数年, 却都在装愚守拙。

  可自打西域使团入京, 便再也由不得他再“偏安一隅”。

  他这个人一旦决定去做什么,就不会再犹豫,所以他在短短数月内筹划了许多事情, 只等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发作。

  这次突如其来的科举舞弊案,打乱了宋予夺的计划,但从沈瑜那里得到消息之后, 他又忽而意识到, 这是一个更好的机会。

  如果筹划得当,能省不少力气, 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他原本要做的事情是撬动朝局, 而如今只需要静观其变, 届时轻轻的推上一把, 便能四两拨千斤。

  这场科举舞弊案是近十年来最大的案子,皇上下令三司会审, 更有太傅监审。

  皇上龙颜大怒, 没人敢在这件事情上有所拖延, 只是此事实在难审,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三皇子, 可他偏偏不肯承认。三司谁也不敢对这位皇子用刑,一时之间僵持在了那里,最后只好将所有的证据都整理妥当,交付给了皇上,由他老人家亲自决断。

  主使科举舞弊,这罪名是不能认的。若是朝臣犯了此罪,必会招来杀身之祸,而皇子也好不到哪去,纵然能保住一条命,也必然会被重罚。

  毕竟科举可是为朝廷选官,一个皇子有什么立场敢来插手这件事?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三皇子抵死不认,因为他知道一旦认下,那他跟死也没什么区别了。

  可他不认,自然有人帮他认。

  皇上又下令重罚三皇子心腹,最后有一位跟在他身旁的小太监撑不下酷刑,将所有事情都供了出来。不仅仅是科举舞弊,这份证词更是直指三皇子谋逆之心昭昭。

  口供呈到御案之前,将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三皇子的辩解都变成了笑话。

  皇上头发花白,看起来垂垂老矣,又是愤怒又是伤感地向太傅道:“朕究竟做错了什么,竟会到今日地步。朕待老三那样好,可他想得却始终是争抢皇位,连科举之事都敢染指,只怕是早就恨不得要取而代之了!”

  太傅也已经上了年纪,低声咳嗽了声,开口道:“皇上并没做错,只是他贪心不足,才会至此不忠不孝的地步……”

  他这话还没说完,便有总管太监进来回禀,说是陈贵妃求见。

  自打当初有人呈血书状告陈家之后,皇上便冷落了贵妃。

  陈贵妃盛宠多年,何曾有过这样的遭遇,她性情本就算不上好,以往有了争端大半还都是皇上前来俯就,娘家受了重罚之后心中更是存着气,就这么跟皇上耗着了。等到宫中都开始说皇上独宠兰妃时,她才意识到这次并不像往常,皇上并不会再由着她的性子惯着她,可此时说什么都晚了。

  她哭过闹过,也被皇上与兰妃弄得颜面尽失过,最后彻底冷了心,到如今已有一年的光景。

  陈贵妃骨子里还存着些倨傲,只是如今自己的亲儿子危在旦夕,她纵然是有一身傲骨,也都得打折了。

  都说是见面三分情,可皇上却压根没给她这个机会,直接令总管太监将她给赶了。

  虽说三皇子到最后也没松口,但皇上已然认定,接下来就是议罪了。

  早前陈家出事的时候,还能想办法将三皇子摘出来独善其身,可此次科举舞弊一案,就连跟三皇子绑在一起的都不敢插手多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