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新的架构(二十一)(2/3)
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重点之一。”
听到这儿,黎华不由笑了起来:“话是如此说,可裱糊匠也不好当啊!那么,非高等教育的改革,你以前已经说了不少了,今天还有哪些补充的?”
“是啊,我已经说过许多了。今天,我只再说一点儿具体的思路。”毕文谦稍微抿了抿嘴,“黎华,早在1957年,三钱之一的另一位钱老,就提出了‘理工结合’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高等工科学校中,应当以数、理、化三门课为主,如果这三门课学得透彻了,什么都好办。’这个提法,在随之的野蛮传播中就走了样,渐渐成了这些年社会上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学透彻和学好,有什么区别?所谓学透彻,更玄乎一些,有得知寸心知的味道;而所谓学好,却相对容易考察比较。只要我的考试分数比其他人高,或者我在考卷上拿了满分,那我就是学好了——至少,大多数没有学透彻的人,会那么一知半解。”
“可事实上呢?真能学透彻数理化,倒的确可以说走遍天下都不怕,而那种考卷上的学好,标榜什么‘不怕’,就不过是自欺欺人了。而且,进一步说,钱老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些局限。倒不是说他说错了,而是他把一些自己的条件默认成了人人都拥有的基础——钱老本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有着优厚得让底层学生绝望的文科教育条件,他在19岁的时候,以中文和历史双满分的成绩考进了燕京大学历史系,而那场考试,他的数理化成绩三科加起来才25分。之后,因为918事变,他决定弃文从物,从历史系转进了物理系,花了十年多时间,成为了世界级专家。”毕文谦不无感慨道,“‘数理化学得透彻了,什么都好办’?当然好办了!可怎么才能学得透彻?这比起考卷上的‘学好’简直是天壤之别!没有良好的文科基础,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可能做到。”
“所以,黎华,我们首先得纠正现在泛滥于社会中的扭曲了人家钱老本意的错误说法。”
“然后,考虑到在形式上公平的教育和选拔制度下,来自自身教育资源相对优厚的家庭的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必然具有明显的高竞争力,如果任由不管,那只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垄断甚至形成新的阶级固化,所以,我们需要在学习态度的引导上想办法——相比由行政命令规定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一碗水端平,促使学生主动愿意去学习的思路,无论是执行的成本还是效果,都会好得多。然而,即使如此,我们现在也没有资源和条件做到面面俱到,只能又一次简单粗暴一点儿:在校园文化中树立学以致用和优秀为尊的风气。说得直白一点儿,极端一点儿,就是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优越,甚至某种意义上的为所欲为。而什么才算是优秀?优秀不仅是在主要学科的纸面上的考试能考得好,而是在各个科目领域中学好,更是能学以致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创新。”
“我们可以以彭姐姐为例。她是艺术生,音乐这个科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主要科目,她能够18岁轰动京城,也并非她的技术已经冠绝群伦。她真正比同辈的那些高手优秀甚至卓越的地方,是她会认真思考作品的内涵,会主动去创造适合作品的唱法,而不是努力向众人展现自己在学校里,从老师那儿直接学来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学以致用,也是典型的创新。”
“在树立了学以致用的概念之后,我们可以给予那些真正优秀的学生方方面面的方便甚至优越,在他们擅长的方向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予他们素质教育的条件。就像以前几十年里,大多数人并不能正确辨析‘学透彻’和‘学好’的差别,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水平,指望大多数还处于学生阶段的人真正理解什么叫自主学习,什么是素质教育,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更需要的是诱之以利。我们可以在非高等教育体系里系统性的、长期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听到这儿,黎华不由笑了起来:“话是如此说,可裱糊匠也不好当啊!那么,非高等教育的改革,你以前已经说了不少了,今天还有哪些补充的?”
“是啊,我已经说过许多了。今天,我只再说一点儿具体的思路。”毕文谦稍微抿了抿嘴,“黎华,早在1957年,三钱之一的另一位钱老,就提出了‘理工结合’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高等工科学校中,应当以数、理、化三门课为主,如果这三门课学得透彻了,什么都好办。’这个提法,在随之的野蛮传播中就走了样,渐渐成了这些年社会上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学透彻和学好,有什么区别?所谓学透彻,更玄乎一些,有得知寸心知的味道;而所谓学好,却相对容易考察比较。只要我的考试分数比其他人高,或者我在考卷上拿了满分,那我就是学好了——至少,大多数没有学透彻的人,会那么一知半解。”
“可事实上呢?真能学透彻数理化,倒的确可以说走遍天下都不怕,而那种考卷上的学好,标榜什么‘不怕’,就不过是自欺欺人了。而且,进一步说,钱老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些局限。倒不是说他说错了,而是他把一些自己的条件默认成了人人都拥有的基础——钱老本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有着优厚得让底层学生绝望的文科教育条件,他在19岁的时候,以中文和历史双满分的成绩考进了燕京大学历史系,而那场考试,他的数理化成绩三科加起来才25分。之后,因为918事变,他决定弃文从物,从历史系转进了物理系,花了十年多时间,成为了世界级专家。”毕文谦不无感慨道,“‘数理化学得透彻了,什么都好办’?当然好办了!可怎么才能学得透彻?这比起考卷上的‘学好’简直是天壤之别!没有良好的文科基础,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可能做到。”
“所以,黎华,我们首先得纠正现在泛滥于社会中的扭曲了人家钱老本意的错误说法。”
“然后,考虑到在形式上公平的教育和选拔制度下,来自自身教育资源相对优厚的家庭的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必然具有明显的高竞争力,如果任由不管,那只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垄断甚至形成新的阶级固化,所以,我们需要在学习态度的引导上想办法——相比由行政命令规定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一碗水端平,促使学生主动愿意去学习的思路,无论是执行的成本还是效果,都会好得多。然而,即使如此,我们现在也没有资源和条件做到面面俱到,只能又一次简单粗暴一点儿:在校园文化中树立学以致用和优秀为尊的风气。说得直白一点儿,极端一点儿,就是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优越,甚至某种意义上的为所欲为。而什么才算是优秀?优秀不仅是在主要学科的纸面上的考试能考得好,而是在各个科目领域中学好,更是能学以致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创新。”
“我们可以以彭姐姐为例。她是艺术生,音乐这个科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主要科目,她能够18岁轰动京城,也并非她的技术已经冠绝群伦。她真正比同辈的那些高手优秀甚至卓越的地方,是她会认真思考作品的内涵,会主动去创造适合作品的唱法,而不是努力向众人展现自己在学校里,从老师那儿直接学来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学以致用,也是典型的创新。”
“在树立了学以致用的概念之后,我们可以给予那些真正优秀的学生方方面面的方便甚至优越,在他们擅长的方向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予他们素质教育的条件。就像以前几十年里,大多数人并不能正确辨析‘学透彻’和‘学好’的差别,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水平,指望大多数还处于学生阶段的人真正理解什么叫自主学习,什么是素质教育,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更需要的是诱之以利。我们可以在非高等教育体系里系统性的、长期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