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的架构(十四)(1/2)
第六百二十八章新的架构(十四)
看着黎华的手指重新握住钢笔,笔尖儿悬在笔记本的纸面上,毕文谦没有立即回答,微微仰着头,看着沙发背后的墙壁。
“……黎华,你觉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说法,对吗?”
黎华一愣,握笔的手不禁又紧了起来。她沉思了好一阵,才认真地点头说:“我觉得是对的。就像你说过的,这是一个发展效率的问题。”
“没错,从宏观层面上思考,这是高效发展所应该选择的方向。”毕文谦双手抱在胸口,脚脖子卡在茶几下层,依旧后仰着重心,“然而,从微观层面上思考,这个说法,却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所以,我们需要把这句话的精神,重新明确地解释一下。”
“断章取义?”黎华微微抬了抬眼。
“这句话,大概是在85到86年的时候说出来的。说过不止一次,虽然具体的词措有所不同,但大意是一致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大原则,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这毫无疑问是对的。我们国家那么大,地理条件那么复杂,发展基础差距那么巨大,让条件和基础更好的地区更早更快地发展生产力,然后回头反哺相对落后的地区,是务实而高效的策略。可这具体的词措,就比较粗糙了。所谓一部分人,指的是什么人?这个‘人’字,指的是单个的个体?还是群体?话里没有说明白。这样的人,是体制内的人,还是体制外的人?同样没说明白。于是,这就意味着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一个体制外的个人先富起来了,那他真的会真心实意地先富带动后富吗?如果他不愿意,我们有什么合理合法的办法促使他遵从国家既定的规划?进一步说,先富起来,再带动后富,这是两个步骤,两个步骤之间的转折点,在哪里?后富的人觉得先富的人已经富起来了,该带动他们了,结果先富的人仍然觉得自己还不够富,这样的分歧,怎么解决?更直白地说,富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个头?我很早就说得明白了——想要中国人人达到美国富人的生活水平,起码得靠五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撑。如果达到那样的标准才基本算富起来了,那么先富带动后富的承诺最终必然沦为一个骗局。”
“这些潜在的问题,仅仅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是远远讲不明白的。如果长期放任不管,问题必然会逐渐积累发酵,在国内产生一个先富起来却又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富的群体,一旦他们从懵懂的、个人的、不自觉的抵制带动后富的承诺,发展到清醒的、有组织的、主动的要维持自身的既得利益甚至特权,那么,到最后,政府就只能在发起又一次三反五反甚至反you的运动,和坐视江山变色的恶果之间做选择题了。”
“所以……”终于,毕文谦收回视线,坐正了身子,看着黎华额前的刘海上细微的汗珠,“我们在今后,最好不要再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词措了,而是说,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集体先富起来。具体地说,个人是否先富起来了,不用去抵触,但个人的富裕,应该也必须和集体的赋予紧密联系起来。就像之前说到过的企业分级的构想,一、二级企业必须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所谓个人富裕,富裕到一定程度,或者说资产到达一定规模之后,他必然和某个集体,某种单位,某些产业联系在一起。理所应当的,带动相关的群体也富起来,就是他的社会责任。改革,是为了整个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而不是让个人光占便宜不负责的——那个猪八戒分包袱有什么区别?让一部分集体先富起来,本质上是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取得战略成果,而不是任由身或者心跳出体制外的人分家产,挖墙脚。先富的机遇和带动后富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看着黎华的手指重新握住钢笔,笔尖儿悬在笔记本的纸面上,毕文谦没有立即回答,微微仰着头,看着沙发背后的墙壁。
“……黎华,你觉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说法,对吗?”
黎华一愣,握笔的手不禁又紧了起来。她沉思了好一阵,才认真地点头说:“我觉得是对的。就像你说过的,这是一个发展效率的问题。”
“没错,从宏观层面上思考,这是高效发展所应该选择的方向。”毕文谦双手抱在胸口,脚脖子卡在茶几下层,依旧后仰着重心,“然而,从微观层面上思考,这个说法,却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所以,我们需要把这句话的精神,重新明确地解释一下。”
“断章取义?”黎华微微抬了抬眼。
“这句话,大概是在85到86年的时候说出来的。说过不止一次,虽然具体的词措有所不同,但大意是一致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大原则,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这毫无疑问是对的。我们国家那么大,地理条件那么复杂,发展基础差距那么巨大,让条件和基础更好的地区更早更快地发展生产力,然后回头反哺相对落后的地区,是务实而高效的策略。可这具体的词措,就比较粗糙了。所谓一部分人,指的是什么人?这个‘人’字,指的是单个的个体?还是群体?话里没有说明白。这样的人,是体制内的人,还是体制外的人?同样没说明白。于是,这就意味着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一个体制外的个人先富起来了,那他真的会真心实意地先富带动后富吗?如果他不愿意,我们有什么合理合法的办法促使他遵从国家既定的规划?进一步说,先富起来,再带动后富,这是两个步骤,两个步骤之间的转折点,在哪里?后富的人觉得先富的人已经富起来了,该带动他们了,结果先富的人仍然觉得自己还不够富,这样的分歧,怎么解决?更直白地说,富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个头?我很早就说得明白了——想要中国人人达到美国富人的生活水平,起码得靠五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撑。如果达到那样的标准才基本算富起来了,那么先富带动后富的承诺最终必然沦为一个骗局。”
“这些潜在的问题,仅仅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是远远讲不明白的。如果长期放任不管,问题必然会逐渐积累发酵,在国内产生一个先富起来却又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富的群体,一旦他们从懵懂的、个人的、不自觉的抵制带动后富的承诺,发展到清醒的、有组织的、主动的要维持自身的既得利益甚至特权,那么,到最后,政府就只能在发起又一次三反五反甚至反you的运动,和坐视江山变色的恶果之间做选择题了。”
“所以……”终于,毕文谦收回视线,坐正了身子,看着黎华额前的刘海上细微的汗珠,“我们在今后,最好不要再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词措了,而是说,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集体先富起来。具体地说,个人是否先富起来了,不用去抵触,但个人的富裕,应该也必须和集体的赋予紧密联系起来。就像之前说到过的企业分级的构想,一、二级企业必须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所谓个人富裕,富裕到一定程度,或者说资产到达一定规模之后,他必然和某个集体,某种单位,某些产业联系在一起。理所应当的,带动相关的群体也富起来,就是他的社会责任。改革,是为了整个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而不是让个人光占便宜不负责的——那个猪八戒分包袱有什么区别?让一部分集体先富起来,本质上是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取得战略成果,而不是任由身或者心跳出体制外的人分家产,挖墙脚。先富的机遇和带动后富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