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9章 布衣的祭文(1/3)
韵溪溪水自上游而下,缓缓流淌,溪水清澈见底,不时看到成片的水草随着溪流来回摆动,像一群技艺高超的舞者。没有人知道韵溪是怎么形成的,它来自哪,又流向哪里。至少韵溪村的村民不知道,他们只知韵溪从自己出生就有了。也没人知道韵溪的尽头在哪,有人或许试过顺流而下,但这绝不是三五天的脚程能走完的,村民们可没有足够的干粮供自己挥霍。

  好在村民们并不在意这个,他们只关心韵溪盐井,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最近两年盐井出盐量越来越少,很多人已经开始饿肚子了,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的老村长亲自坐镇,又有勤勉能干的布衣居中调节,恐怕韵溪村早就乱的不像样了。

  最让村民们愤怒的,是前些日子禾穗救了个外地人,此人竟然将大伙时刻小心呵护、连碰都不敢用力的柴草随便仍在地上拖着走,难道他不知这样会惹神明大发雷霆吗?这可是村里凑了一只猪、三只鹅、十只鸡才请来的刘半仙亲口说的。最最可恶的是,这家伙将我们最可爱的小谷子都带坏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他三婶也忍不了。

  好在英明的老村长明察秋毫、布衣管事(哦,现在是村长了)铁面无私,在大伙一致的赞同下,决定将此人祭神以平息水神之怒,时间就在今天,这样扬眉吐气的时刻,不去看看又怎么对得起自己?

  韵溪盐井直径足足三米,边上是用石头砌出的台阶,手臂粗的绳子一圈又一圈的缠在转动架上,因为经常使用,井边到处是水渍,却丝毫看不到苔藓之类的植物,如果被不明真相的人看到,一定非常奇怪。

  对此,村民倒是早就习以为常,这是盐水井,方圆十米之内当然寸草不生,不像韵溪,半点盐都没有,溪边倒是杂草丰茂,但有什么用?

  钱宇被吊在韵溪盐井不远的木架上已有半天,木架是村民临时搭起来的,上面碟碟碗碗摆放了一大堆,碗里放着各种干肉、干果、干菜,这些干菜风干后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样貌,他除了花根菜外一个都没认出来。谁说这些村民天天穷的饿肚子?至少钱宇认为眼前的吃食足够他享受三天三夜了。

  这些菜当然不是给他吃的,这是供品,是伟大的神才能享用的美味,至于钱宇,除了被吊着,他也干不了什么。

  此时已近中午,天上的太阳正烈,虽然不是夏天,钱宇还是被晒得晕乎乎的,他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韵溪盐井,不管是台阶的堆砌样式,还是转动架连接处卡槽的打磨手艺,都很有古典风格,但也仅是有古典风格而已,它和普通的盐井并没什么不同,问题应该不是出在这里。

  一大片非老即少的村民在供桌前站着,人虽然多,却都极其安静,如果不是他们看着自己的眼神依旧愤怒,钱宇甚至以为对方已经原谅了自己,布衣离供桌最近,此时他已经脱去煮盐时的洞洞装,身上穿着一件道袍,背后画着八卦图,一柄桃木剑握在手中……没想到装备还挺齐全!

  布衣不时看着天色,他的脚下插着一根笔直的木棍,木棍的倒影随着太阳的移动缓慢变换着位置。终于,布衣抬起头,将桃木剑举到头顶,口中高喝:“时辰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万物始;恒无欲,观其眇;恒有欲,观其徼;玄之又玄!”

  布衣声音方罢,其身后的村民立刻跪了下去,口中同时吟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万物始;恒无欲,观其眇;恒有欲,观其徼;玄之又玄!”

  吟诵过后,这些村民脸上只剩下虔诚和安详,看他们面带笑容陶醉其中的样子,简直堪比后世吸食了半斤大麻的瘾君子。可钱宇却满脸愕然,自己没听错吧?他们念得是道德经?还是三字经版的?谁这么有创意啊?

  等村民安静下来,布衣又接着往下念,谁想这回却改成了孙子兵法:“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