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识季迪同伴游四方(2/3)
姚天禧震惊不已!
姚天禧认定这高启一定是自己以前只听说没见过的天才,自己在孟先生处所学的儒家经典高启也全都认真钻研过,而且各朝各代的历史典故高启也是信手拈来,更是擅于诗词,已经写过好多诗句。
姚天禧震惊于高启之才的同时,高启也佩服姚天禧所学。
高启深知自己打小便有祖父日夜悉心教导,更是各种书籍随他翻阅,自己自然可以做到博学多识,可姚天禧生在贫苦家庭,仅凭白天里在乡学所学,竟然便能引用各种儒家经典中说出自己不一样的感悟,实在是聪明绝顶。
两个天才少年初次见面,便惺惺相惜,越聊越是投机。
这时,孟材翁和高宏二人走出屋外,见神情便可知也是相谈甚欢。
孟材翁对姚天禧道:“天禧啊,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姚天禧与高启相见恨晚,此刻还没聊够,姚天禧便道:“先生,我想请季迪今晚到我家留宿一晚,我还有很多东西想跟季迪探讨。”
高启也道:“我确实也没有与姚兄交谈尽兴。”
高宏笑道:“我们二人就知道你们这对小兄弟一定秉性相投,天禧啊,今晚就不让季迪去你那叨扰了。季迪,祖父腿脚不好,行动不便,这趟出来集庆恐怕是去不成了。但我已经与孟先生说好,明日便由孟先生带你们二人到平江府城去看看,你也借此机会向孟先生和天禧多多请教。”
高启喜道:“多谢孟先生。”
姚天禧更是大喜,道:“太好了,多谢先生。”
孟材翁抚须微笑道:“季迪你今晚便伺候祖父好生休息,天禧你也回家去简单收拾下行囊,明日辰时我们在此会和。”
姚天禧回到家中,将今日之事告知父亲。
姚震卿终于见儿子心情转好,自是答应,给天禧准备了一些碎银和纸钞,叮嘱他注意安全。
次日辰时,孟材翁带着姚天禧和高启一路直奔平江府。
姚天禧和高启都是第一次来到府城,不禁感叹府城的街市繁荣,人声鼎沸。
二人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街道旁林立的商铺,一行人从街道飞速穿过。
为首的是名僧人,与妙智庵的僧人不同,这名僧人头戴五佛毗卢帽,身穿丝绸彩绣袈裟,足穿僧靴,身后扈从如云,声势颇大。
孟材翁道:“这应该是府城总管地方寺庙的僧官。”
姚天禧心中暗道:“原来出家做和尚竟然也可以享有如此富贵权势。”
高启道:“我早听爷爷说过,我们吴中地区,佛庐道观本就最为繁盛。但凡有城郭要地,风水灵通的地方都有人建庙筑寺。”
孟材翁沉声道:“如今朝廷尊崇喇嘛僧人,所以宗教人士实力大增,不少僧人入朝为官,不免有许多宵小之辈浑水摸鱼。”
高启小声道:“皇帝如此推崇佛教,各地争相大兴土木,建造寺庙,这势必就要广纳僧侣,三教九流纷涌而至自然是良莠不分,虽然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佛学,但后果也是许多僧人风气不正,打着佛教的名号,骗吃骗喝,更有甚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沿途见到的这些僧人就有好多趾高气扬,哪是出家人应该有的样子。”
孟材翁也道:“任哪一派的学说突然被皇帝宫廷尊崇,都难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季迪所言虽然没错,但并非多数,除去一些滥竽充数的鸡鸣狗盗之辈,还是有许多广做善事、普度众生的得道高僧的。”
孟材翁又道:“朝代更迭,战事频仍,朝廷针对汉人、南人发布了许多针对的条例,科举更是时办时废,好不容易举行的几届科举也大都是蒙人优先选拔。所以就导致了百姓都去忙于生计,少有人刻苦读书,各种乡学、社学等多有废弃。自打这许多佛教寺院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姚天禧认定这高启一定是自己以前只听说没见过的天才,自己在孟先生处所学的儒家经典高启也全都认真钻研过,而且各朝各代的历史典故高启也是信手拈来,更是擅于诗词,已经写过好多诗句。
姚天禧震惊于高启之才的同时,高启也佩服姚天禧所学。
高启深知自己打小便有祖父日夜悉心教导,更是各种书籍随他翻阅,自己自然可以做到博学多识,可姚天禧生在贫苦家庭,仅凭白天里在乡学所学,竟然便能引用各种儒家经典中说出自己不一样的感悟,实在是聪明绝顶。
两个天才少年初次见面,便惺惺相惜,越聊越是投机。
这时,孟材翁和高宏二人走出屋外,见神情便可知也是相谈甚欢。
孟材翁对姚天禧道:“天禧啊,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姚天禧与高启相见恨晚,此刻还没聊够,姚天禧便道:“先生,我想请季迪今晚到我家留宿一晚,我还有很多东西想跟季迪探讨。”
高启也道:“我确实也没有与姚兄交谈尽兴。”
高宏笑道:“我们二人就知道你们这对小兄弟一定秉性相投,天禧啊,今晚就不让季迪去你那叨扰了。季迪,祖父腿脚不好,行动不便,这趟出来集庆恐怕是去不成了。但我已经与孟先生说好,明日便由孟先生带你们二人到平江府城去看看,你也借此机会向孟先生和天禧多多请教。”
高启喜道:“多谢孟先生。”
姚天禧更是大喜,道:“太好了,多谢先生。”
孟材翁抚须微笑道:“季迪你今晚便伺候祖父好生休息,天禧你也回家去简单收拾下行囊,明日辰时我们在此会和。”
姚天禧回到家中,将今日之事告知父亲。
姚震卿终于见儿子心情转好,自是答应,给天禧准备了一些碎银和纸钞,叮嘱他注意安全。
次日辰时,孟材翁带着姚天禧和高启一路直奔平江府。
姚天禧和高启都是第一次来到府城,不禁感叹府城的街市繁荣,人声鼎沸。
二人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街道旁林立的商铺,一行人从街道飞速穿过。
为首的是名僧人,与妙智庵的僧人不同,这名僧人头戴五佛毗卢帽,身穿丝绸彩绣袈裟,足穿僧靴,身后扈从如云,声势颇大。
孟材翁道:“这应该是府城总管地方寺庙的僧官。”
姚天禧心中暗道:“原来出家做和尚竟然也可以享有如此富贵权势。”
高启道:“我早听爷爷说过,我们吴中地区,佛庐道观本就最为繁盛。但凡有城郭要地,风水灵通的地方都有人建庙筑寺。”
孟材翁沉声道:“如今朝廷尊崇喇嘛僧人,所以宗教人士实力大增,不少僧人入朝为官,不免有许多宵小之辈浑水摸鱼。”
高启小声道:“皇帝如此推崇佛教,各地争相大兴土木,建造寺庙,这势必就要广纳僧侣,三教九流纷涌而至自然是良莠不分,虽然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佛学,但后果也是许多僧人风气不正,打着佛教的名号,骗吃骗喝,更有甚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沿途见到的这些僧人就有好多趾高气扬,哪是出家人应该有的样子。”
孟材翁也道:“任哪一派的学说突然被皇帝宫廷尊崇,都难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季迪所言虽然没错,但并非多数,除去一些滥竽充数的鸡鸣狗盗之辈,还是有许多广做善事、普度众生的得道高僧的。”
孟材翁又道:“朝代更迭,战事频仍,朝廷针对汉人、南人发布了许多针对的条例,科举更是时办时废,好不容易举行的几届科举也大都是蒙人优先选拔。所以就导致了百姓都去忙于生计,少有人刻苦读书,各种乡学、社学等多有废弃。自打这许多佛教寺院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