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见风使舵(1/2)
郑德刚将目光从长帆脸上收回,重新放到了王珲的身上,笑了笑道:“王大人,咱们借一步说话。”说着要引王珲走进了自己的内室之中。王珲不解其意,但见郑德刚对自己态度十分温和,便随之走了进去。只见郑德刚的内室十分狭小,四面的墙上除了有一面倚墙放了床榻,其余三面都是书架,摆放着一摞摞书卷。
王珲略一扫视,见架上书籍虽多,却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不免十分赞叹,又看到郑德刚的枕上还扣着一本书,不禁对这位大理寺卿有些刮目相看:世人皆知郑少卿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多是享了子承家业的便宜,没有想到郑大人竟也是饱学之士,趸着满屋的藏书,废寝忘食地读。
正想着,忽听郑德刚低声说道:“王大人有所不知,刚刚宫里的童阁老和刘内侍来了我这大理寺,赵大人多半是脱险了,外面这个小奴,不知王大人可有十足的证据,不然……被人抓住什么把柄,反而是害了赵大人。”王珲听出了郑德刚的言外之意,忙解释道:“下官明白少卿的意思,这孩子已经亲口招认了,此案确实与他脱不开关系。”
郑德刚便放心下来,说道:“这般便好,我也是担心节外生枝,白白把王大人也牵连进去。”王珲有些感动,说道:“大人既对下官这样叮咛,下官也有件事,不妨说给大人听听。这个案子,是官家授意下官在江宁查的,可见官家并未疑心赵大人。那么官家是想用这件事敲打谁,想来郑大人也明白。”
郑德刚见王珲这样毫无遮拦地讲出了官家的意思,有些惊讶道:“此事你可对旁人讲过?王大人,临安不比江宁,说话要当心。”王珲笑起来道:“下官明白,我自觉着与大人投缘,又见大人与我交心,才不愿有所隐瞒的。实话说,这件事,连我外面那两个兄弟都是不知道的。”
他边说边下意识地看了看外面的李卓然与邵瘦铁。郑德刚也随着看了一眼,见他二人均是器宇不凡,不似寻常小吏,便问道:“不知这两位,可是王大人的手下?”王珲道:“回大人的话,是下官在江湖上的朋友。”郑德刚又嘱咐道:“那回禀官家的时候,便不要提起他二人了,免得官家生疑为何江湖势力参与其中。”
王珲便又道了谢,刚想询问长帆该如何处置,就听郑德刚道:“若无他事,人就先关在大理寺,王大人一路奔波,恐怕已经累了,就先与朋友在后面几间厢房歇息,郑某还要去秦将军那里看看,也不好让他久等。”王珲忙道:“不敢耽误郑大人的正事,我等也不便在大理寺逗留太久,以免落人口实,将人犯交接就先回去了。”
郑德刚点点头,出去对长帆身后的一名衙役说道:“老贾,你负责收押一下。”那叫老贾的衙役应了一声,便引李卓然与邵瘦铁架着长帆向地牢方向走去。郑德刚安排王珲在内室中等候,自己忙带人向前面大堂寻秦国锡。
那秦国锡在大堂等了半晌,早已是气急败坏。他心里担心误了史弥远交代的时辰,回去又免不了落下一阵抱怨,便将一肚子无名火发在了几名随从的校尉身上:“让你们去看看那江宁的王县丞究竟带了什么人来,你们倒是想办法啊,都一个两个在这里大眼瞪小眼,咱们就能和丞相交差?”
其中一个丹凤眼姓黄校尉解释道:“禀将军,这大堂外都是大理寺的人,您也看到了,我们刚刚出去了几步,就被劝回来了,还能硬闯不成?”秦国锡将手重重拍在圈椅的扶手上道:“大胆!待会丞相问起来,本将军也学你这样答话么?”他的话音未落,忽听到门外传来了郑德刚的声音:“何事让秦将军如此恼火,是郑某手下照顾不周?”
说着,人便大步流星地从外面走了进来。秦国锡忙站起身来相迎,谄笑着说道:“郑大人说得哪里话,秦某是专门来向寺卿赔不是的,刚刚——在牢中多有得罪。”郑德刚似乎有些不悦:“我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王珲略一扫视,见架上书籍虽多,却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不免十分赞叹,又看到郑德刚的枕上还扣着一本书,不禁对这位大理寺卿有些刮目相看:世人皆知郑少卿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多是享了子承家业的便宜,没有想到郑大人竟也是饱学之士,趸着满屋的藏书,废寝忘食地读。
正想着,忽听郑德刚低声说道:“王大人有所不知,刚刚宫里的童阁老和刘内侍来了我这大理寺,赵大人多半是脱险了,外面这个小奴,不知王大人可有十足的证据,不然……被人抓住什么把柄,反而是害了赵大人。”王珲听出了郑德刚的言外之意,忙解释道:“下官明白少卿的意思,这孩子已经亲口招认了,此案确实与他脱不开关系。”
郑德刚便放心下来,说道:“这般便好,我也是担心节外生枝,白白把王大人也牵连进去。”王珲有些感动,说道:“大人既对下官这样叮咛,下官也有件事,不妨说给大人听听。这个案子,是官家授意下官在江宁查的,可见官家并未疑心赵大人。那么官家是想用这件事敲打谁,想来郑大人也明白。”
郑德刚见王珲这样毫无遮拦地讲出了官家的意思,有些惊讶道:“此事你可对旁人讲过?王大人,临安不比江宁,说话要当心。”王珲笑起来道:“下官明白,我自觉着与大人投缘,又见大人与我交心,才不愿有所隐瞒的。实话说,这件事,连我外面那两个兄弟都是不知道的。”
他边说边下意识地看了看外面的李卓然与邵瘦铁。郑德刚也随着看了一眼,见他二人均是器宇不凡,不似寻常小吏,便问道:“不知这两位,可是王大人的手下?”王珲道:“回大人的话,是下官在江湖上的朋友。”郑德刚又嘱咐道:“那回禀官家的时候,便不要提起他二人了,免得官家生疑为何江湖势力参与其中。”
王珲便又道了谢,刚想询问长帆该如何处置,就听郑德刚道:“若无他事,人就先关在大理寺,王大人一路奔波,恐怕已经累了,就先与朋友在后面几间厢房歇息,郑某还要去秦将军那里看看,也不好让他久等。”王珲忙道:“不敢耽误郑大人的正事,我等也不便在大理寺逗留太久,以免落人口实,将人犯交接就先回去了。”
郑德刚点点头,出去对长帆身后的一名衙役说道:“老贾,你负责收押一下。”那叫老贾的衙役应了一声,便引李卓然与邵瘦铁架着长帆向地牢方向走去。郑德刚安排王珲在内室中等候,自己忙带人向前面大堂寻秦国锡。
那秦国锡在大堂等了半晌,早已是气急败坏。他心里担心误了史弥远交代的时辰,回去又免不了落下一阵抱怨,便将一肚子无名火发在了几名随从的校尉身上:“让你们去看看那江宁的王县丞究竟带了什么人来,你们倒是想办法啊,都一个两个在这里大眼瞪小眼,咱们就能和丞相交差?”
其中一个丹凤眼姓黄校尉解释道:“禀将军,这大堂外都是大理寺的人,您也看到了,我们刚刚出去了几步,就被劝回来了,还能硬闯不成?”秦国锡将手重重拍在圈椅的扶手上道:“大胆!待会丞相问起来,本将军也学你这样答话么?”他的话音未落,忽听到门外传来了郑德刚的声音:“何事让秦将军如此恼火,是郑某手下照顾不周?”
说着,人便大步流星地从外面走了进来。秦国锡忙站起身来相迎,谄笑着说道:“郑大人说得哪里话,秦某是专门来向寺卿赔不是的,刚刚——在牢中多有得罪。”郑德刚似乎有些不悦:“我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