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80章 精彩的对谈(2/3)
怎么的标准才能成为信仰或一种持久坚守的信念?对此,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师傅们给予解答?

  这次是有两人回答的,几乎是交叉回答,间或辩论式的方式而进行的。马上就到退休年龄的方菡玉女士回答说,我看过一篇关于信仰的qq文章,好像作者现在也在你们国内分部上班吧。我记得他在那篇文章中是这样讲的,信仰是人生的指南,是人生新境界的开门灯,开心镜。人在年轻时对此没啥感觉,等到进到中年之后,遇到的烦心事多了,心灵的纠结多了,就开始想起这年儿时就有的话题了。这时候的人,就到了非要思考这件事不可的地步,不得不的要求他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还有人生问题。年轻时,至多有些信念,信仰就很难了。当然,信念也能给人以鼓舞性的力量,但它距离信仰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信者,坚持、坚守的底线,人之为人的标高宗旨,也是登高的起点,而非终极的目的地。这是需要虔诚之心,恭顺之力方可谓之的高层级追求,起码它得是最高真理,务必心存敬畏,誓死捍卫,才有可能成为这个名称的基本内涵。崇高感,神圣感,现在的人很少见了,但这却是人类的至高目标,也是信而仰之的必须和必要之所在。这就是我的理解。

  一位二十岁的女大学生接着说,阿姨讲的很好,我也认同。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这件事也没那么复杂,不就是更高级的追求嘛,且信之,证之,可得者,继续,不可得,待之。至于说有年龄和经历的迫使,倒也未必。比如失恋,有人就从中悟出了很多平时想也不曾想的事,这也可能是一个捷径或者说一次机缘,这样开始颖悟了,开通了,也既有可能尽早地踏上寻求真理之途的。我说的是机缘,机遇,这个很重要,并非只有年龄和见识才能逼使人思考和再思考的。

  对于二者的区别和差距的认识,我也赞成这位阿姨的意见,无论从量级上看,还是从事物的本质上衡量,二者都是差距很大,距离很远的。但凡信仰者,必是宏远的、深厚的、博大深邃的思想作为基础的,这样的一种信念才可能配得上这个名称的。我的问题是,如何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尽快走上人生高峰的攀登之路,从而减少无为的为生活琐事和人生过程中的纠结与犹疑所左右而虚度了大好年华。请师傅们给予实际的帮助为盼。

  张博士先讲了一些周边的问题,他说,这女同学提出了一个很现实,也很有必要回答的紧迫问题。很好。我先来做一番铺垫性说明,然后,再有各位师傅回答和解说。

  首先,从根本上讲,人间佛学不是宗教般的仪式繁琐,戒规居多,形式固化,说教非听信不可的一类必得信奉的死板教条。而是一种教育的方式,途径,办法。不是哪一条,你必须遵守,也不是你非学佛不可,没有这么一说。它是一个途径,一种办法,信与不信,那是你自己的事。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更符合广大人群的机制,让更多的人都认同,都信服的话语体系,教育体系和理论体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进而成为大家共同信服的力量,为众生解忧排难,度化众生,产生普世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我们看到的寺庙里的修行,跟我们国内分部所做的“人间佛学”不是一回事,这是佛学的人间化,是佛教的俗世化,而非要如何如何要你加入佛教团体。这一点大家务必搞清楚。寺庙里那些专门出家修行的人,没有一定的规矩,无异于各自为战,各行其是,那还得了,那不乱套了吗。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我们推广的是现实中的修行与生活和事业并行不悖的原则下的佛学助推而已并不干预哪个人的具体的生活和事业。

  其次,国内分部的任务和目标是为国民和我们的国家服务性、奉献性的事业,而非盈利的组织或企业。这一点也需要诸位回去以后广为宣传。既然没有商业目的,就是要成为民众的贴心人和解惑排难的助手,不然,这个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