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学馆听琴(1/3)
这段时间我接到了来自国子监和太学馆为学生讲经论课的邀请,也就是让我去给学生们上几堂课,这在翰林院还是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便再忙,也得抽出时间走一趟。
有人就得问了,国子监和太学馆有什么区别了?
其实两者没什么区别,都是学生求学之所,国家设立的教育机构,就是在里边求学的学生身份不同。国子监里的学生都是门阀子弟,非富即贵。而太学馆的学生则是每年从各个州县推选上来的寒门学子。
虽然我也是国子监出来的学生,可我也知道,太学馆的学生和国子监出来的,将来在仕途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国子监的学生即便才学并不好,将来的仕途也有保障。而太学馆的学生即便才高八斗,出来也只能做外放官员,想要留在京城做官,那是很难的!
这便与北魏多年沉积下的门阀制度有关联了!
我不禁叹了口气,国子监的那些学生的形状我是知道的,各个眼高于顶,偶有才学敏捷的,也不免染了些高官子弟的少爷脾气,都是难伺候的主儿。所以呢,对付他们,就得更威严和更有官威,这才能镇得住他们。
所以,我穿戴幅巾深衣,正式而又不失威严。说话也是一派老学究的模样,把那群小少爷们唬得是一愣一愣的,临了了,他们都还的给我规规矩矩行礼拜别。
我那心情就是舒畅啊……
这不,忙完了这边,第二日我便得赶到太学馆去了。
来到了太学馆,看着那破旧的房屋和那掉漆严重的牌匾,我都有些怀疑,这里真的是教书育人的太学馆么?
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国子监那高门深院的模样,再看看眼前这太学馆,不禁有些埋怨,也不知这管事是如何管事的,好歹太学馆的学生将来也算是太子门生啊,这也太有辱斯文了,这学馆都多久没好生修葺了?
所幸,虽然外表看起来破旧,可内院倒是打扫得干净整洁,倒别有一番趣味。
沿路走来,偶有遇到几位年纪稍长点的学子,都会恭恭敬敬的给我行礼问好,见他们的精气神,便可知道,负责教导他们的博士有多用心了!
嗯,我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行为有礼,进退有节,虽说出生寒门,却也不卑不亢,这儿的学生,果然与国子监那些不同。
来到学堂门口,却发现有几个才满六岁的小童咧着嘴朝我笑,头上还带着小幅巾,那可爱调皮的模样,都令我有些不忍用严肃的表情去给他们上课了!
本来,学生根据年纪不同,所学的课业都是不同的,理应是由易到难,国子监便有着如此严谨的分级制度。可太学馆却似乎并非如此,有可能是学子人数过少的关系,就连在太学馆执教的博士也就只有那么二三位,不如国子监那般人才济济啊!
这也难怪了,可以破格入太学对于贫寒之家来说,本就是莫大的恩惠。寒门学子想要读书识字,本来就极为难得,即便运气好,拜了个夫子识得了几个字,可也未必有机会能被送到太学继续读书,只有其中才学最好之人,才可能被送来太学馆。
我瞧了瞧他们的课本,发现这些课本居然都是手抄书,而且每个人的书都被翻得都发黄卷边了,可想而知,这群孩子是如此的好学。
我瞧着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国子监的书库藏书丰厚,可九成以上的书都被堆积在书架上,起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都没什么人真正去看过。而这群学生想要看书,却也只能一本一本靠手抄,瞧着他们一副热情好学的脸,我便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古语有云:因材施教!
一个学堂里的学生年纪有大有小,那就的分别授课了。年纪小的,得教他们读书识字,而年纪大点的,通过问几个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有人就得问了,国子监和太学馆有什么区别了?
其实两者没什么区别,都是学生求学之所,国家设立的教育机构,就是在里边求学的学生身份不同。国子监里的学生都是门阀子弟,非富即贵。而太学馆的学生则是每年从各个州县推选上来的寒门学子。
虽然我也是国子监出来的学生,可我也知道,太学馆的学生和国子监出来的,将来在仕途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国子监的学生即便才学并不好,将来的仕途也有保障。而太学馆的学生即便才高八斗,出来也只能做外放官员,想要留在京城做官,那是很难的!
这便与北魏多年沉积下的门阀制度有关联了!
我不禁叹了口气,国子监的那些学生的形状我是知道的,各个眼高于顶,偶有才学敏捷的,也不免染了些高官子弟的少爷脾气,都是难伺候的主儿。所以呢,对付他们,就得更威严和更有官威,这才能镇得住他们。
所以,我穿戴幅巾深衣,正式而又不失威严。说话也是一派老学究的模样,把那群小少爷们唬得是一愣一愣的,临了了,他们都还的给我规规矩矩行礼拜别。
我那心情就是舒畅啊……
这不,忙完了这边,第二日我便得赶到太学馆去了。
来到了太学馆,看着那破旧的房屋和那掉漆严重的牌匾,我都有些怀疑,这里真的是教书育人的太学馆么?
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国子监那高门深院的模样,再看看眼前这太学馆,不禁有些埋怨,也不知这管事是如何管事的,好歹太学馆的学生将来也算是太子门生啊,这也太有辱斯文了,这学馆都多久没好生修葺了?
所幸,虽然外表看起来破旧,可内院倒是打扫得干净整洁,倒别有一番趣味。
沿路走来,偶有遇到几位年纪稍长点的学子,都会恭恭敬敬的给我行礼问好,见他们的精气神,便可知道,负责教导他们的博士有多用心了!
嗯,我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行为有礼,进退有节,虽说出生寒门,却也不卑不亢,这儿的学生,果然与国子监那些不同。
来到学堂门口,却发现有几个才满六岁的小童咧着嘴朝我笑,头上还带着小幅巾,那可爱调皮的模样,都令我有些不忍用严肃的表情去给他们上课了!
本来,学生根据年纪不同,所学的课业都是不同的,理应是由易到难,国子监便有着如此严谨的分级制度。可太学馆却似乎并非如此,有可能是学子人数过少的关系,就连在太学馆执教的博士也就只有那么二三位,不如国子监那般人才济济啊!
这也难怪了,可以破格入太学对于贫寒之家来说,本就是莫大的恩惠。寒门学子想要读书识字,本来就极为难得,即便运气好,拜了个夫子识得了几个字,可也未必有机会能被送到太学继续读书,只有其中才学最好之人,才可能被送来太学馆。
我瞧了瞧他们的课本,发现这些课本居然都是手抄书,而且每个人的书都被翻得都发黄卷边了,可想而知,这群孩子是如此的好学。
我瞧着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国子监的书库藏书丰厚,可九成以上的书都被堆积在书架上,起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都没什么人真正去看过。而这群学生想要看书,却也只能一本一本靠手抄,瞧着他们一副热情好学的脸,我便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古语有云:因材施教!
一个学堂里的学生年纪有大有小,那就的分别授课了。年纪小的,得教他们读书识字,而年纪大点的,通过问几个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