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1422 战争指导(2/3)
统加斯东·杜梅格吃了顿饭,陪同的是法国陆军部长安德烈·马奇诺。
  这个马奇诺就是“马奇诺防线”的那个马奇诺。
  安德烈·马奇诺是个文官,1913年担任法国陆军部副部长,此后先后担任殖民地部长、抚恤部长、陆军部长等职务,担任陆军部长期间提出,要在法德边境现有防线的基础上修筑一条可以组织德国进攻法国的防线,这就是所谓的“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有数百公里长,完全覆盖法德边境,工程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
  罗克来到巴黎的时候,法国陆军部已经完成了对马奇诺防线的设计,并且已经开始在法国东北部的梅斯动工修建。
  梅斯就是洛林的省会,世界大战后和阿尔萨斯一起被划归法国管辖。
  罗克作为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在欧洲将领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
  能看得出,安德烈·马奇诺对于自己设计的“马奇诺防线”很有自信,甚至对于罗克的建议都到了不屑一顾的程度。
  “——整条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固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为了防止德国坦克的进攻,我们修建了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且辅以无处不在的雷区,有些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只要德国人敢进攻,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全部烧成焦炭!”安德烈·马奇诺是文官,也不知道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50亿法郎,如果用来组建部队,更换装备不更好?”罗克从来不寄望于防守,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50亿法郎用来组建部队才能建几支,用来修建一条永不可能被攻破的防线,才是一劳永逸。”安德烈·马奇诺就算不懂,法国国内总有懂的,安德烈·马奇诺也是没办法,才只能做这个选择。
  有钱,也要有人才行。
  法国现在根本无力组建一支百万人规模的军队,所谓的“马其诺防线”,其实也是尽人事知天命。
  “那为什么不把马其诺防线向两侧延伸,将法国彻底保护起来?”罗克还是希望一旦世界大战爆发,法国能坚持更长时间。
  “为什么要向两侧延伸?法比边界是阿登高地,世界大战期间,勋爵你也曾经指挥部队在阿登高地作战,德军不会选择从阿登高地突破,即便有少量德军突入法国,也会被我们的部队围歼。”安德烈·马奇诺自相矛盾,刚才他还说过,要把战争阻止在法国之外。
  “而且我们和比利时的关系,也不允许我们在法比边境修建马其诺防线。”加斯东·杜梅格也是侥幸心理,上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结果德国就是从法国人认为最不可能突破的地方,突破了法军当时的防线。
  世界大战这才过去没几年,法国人已经把经验教训忘得一干二净。
  “福煦元帅怎么说?”罗克只能寄希望于法国国内能有人主动站出来,福煦是个不错的人选。
  对待德国,福煦的态度一直是很坚定的,《凡尔赛合约》签订的时候,福煦就曾断言这是20年停战协定。
  前年法国借口德国不支付赔款,悍然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也是福煦策划实施的。
  只可惜后来美国人提出“道威斯计划”,法国被迫退兵。
  不过福煦也不是好惹的,法国退兵的时候,就像强盗一样将鲁尔工业区再次梳理一遍,能搬的全部般走,搬不走的全部破坏,留给德国人的只剩遍地废墟。
  “福煦元帅身体不太好,正在比利牛斯修养。”加斯东·杜梅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