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驱马北邙(2/3)
这几个人的名字外,陆陆续续的他还听过许多别的人名,无一例外,都是汉末名人。
只知道大前年改元“光和”,今年是“光和四年”,按照后世看小说和打三国游戏的经验可以断定:什么周瑜、诸葛亮、郭嘉的年纪都不大。估计袁绍、曹操的年龄也不会太大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以此推断,虽处汉末,离纷争乱世大约还得十几二十年。
可是有块石头一直压在刘和的心头---光和末,黄巾起。
穿越前的刘和不管是从电视上还是书里,知道义军所过之处的地方惨状,好不容易穿越重生一次,三国年代没体验到,先在黄巾起义里丢了性命。而根据种种的蛛丝马迹,尤其近年,他分明地发现:似乎离黄巾起事不太远了。
这些年,大汉四周边郡不是有夷狄寇边就是蛮民作乱,顺带中原会接二连三的地震和大范围的传染疫病一再爆发,最严重还是“人祸”——豪强地主趁机勾结贪官污吏兼并土地、加高税赋。
这其中就有“刘和”,在一次类似流感的疫病中,八岁的“刘和”感染了风寒,昏迷不醒,等醒来之际亦是21世纪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刘和。
面对天灾人祸,人人恐慌,由此导致乡野基层的百姓信奉张角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
刘和在穿越前,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事已至此,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想办法去适应,总不能坐以待毙。
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呢?
十几年来思来想去,不外乎三个办法,一个投靠太平道,一个避走他乡,一个聚众自保。
投靠显然不行。黄巾起义的声势虽大,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不投靠,不一定死;投靠,一定死。避走他乡也不行。想当那黄巾起事时,张角登高一呼,八州响应,信徒数十万,连接郡国,遮天蔽日、海内震怖。天下虽大,又哪里寻得桃花源去?
两者皆不行,唯有聚众自保。
只是,说起容易做起难。他既无威望,又无钱财,年方弱冠,世人不知,如何聚众?难道学刘备——吾乃汉室宗亲云云?
按照目前的情况似乎只能这样——自家的汉室宗亲可比刘备的汉室宗亲强!
中山靖王那是西汉的,刘胜又是有120多个儿子,都过了两百年了,早就出了五服了;而刘虞是东海王之后,这个东海王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刘强——论辈分当今皇帝真的要喊刘虞为“皇叔”。
这或许是自己最大的优势,这个出身可是比曹操、袁绍要好的很多,东汉代士人重名节慨意气,又因为察举制的选官制度使得地域观念加强,更加的看重出身。
所以要快速得到威望和钱财的办法就是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刘备这个“注水猪肉”都能成功,自己凭借千年的眼光和真宗室的名头,不敢说和曹操、刘备、孙坚、袁绍等人争雄天下,至少苟全性命于乱世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刘和想到此处微微一笑:“还有几天就太学毕业了,即将走上仕途。只要能当上官儿,好好干上一年两年,威望、钱不就都有了么?”
可问题又出来了,该当个什么官儿好?
“当官”不是问题,借助汉室宗亲的背景,父亲刘虞又是经学名士,怎么也能获得一官半职,但是摆在面前的选择也不多,虽然自己有着好出身,按照汉家规矩——刘和这样有宗室背景的太学生基本会进入内廷担任议郎、侍中这样的皇帝顾问官,若是太平时节,君主贤明也不失为好出路;可自孝章皇帝启用外戚、孝和皇帝任用宦官夺权以来国家势力在外戚、宦官、士族之间倾轧,到了孝桓皇帝时期,大汉已是“癌症晚期”,是一艘快沉没的帆船。
“方今天下,权阉当道,言路阻塞,有学识的人都退隐不出。与其做一个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只知道大前年改元“光和”,今年是“光和四年”,按照后世看小说和打三国游戏的经验可以断定:什么周瑜、诸葛亮、郭嘉的年纪都不大。估计袁绍、曹操的年龄也不会太大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以此推断,虽处汉末,离纷争乱世大约还得十几二十年。
可是有块石头一直压在刘和的心头---光和末,黄巾起。
穿越前的刘和不管是从电视上还是书里,知道义军所过之处的地方惨状,好不容易穿越重生一次,三国年代没体验到,先在黄巾起义里丢了性命。而根据种种的蛛丝马迹,尤其近年,他分明地发现:似乎离黄巾起事不太远了。
这些年,大汉四周边郡不是有夷狄寇边就是蛮民作乱,顺带中原会接二连三的地震和大范围的传染疫病一再爆发,最严重还是“人祸”——豪强地主趁机勾结贪官污吏兼并土地、加高税赋。
这其中就有“刘和”,在一次类似流感的疫病中,八岁的“刘和”感染了风寒,昏迷不醒,等醒来之际亦是21世纪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刘和。
面对天灾人祸,人人恐慌,由此导致乡野基层的百姓信奉张角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
刘和在穿越前,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事已至此,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想办法去适应,总不能坐以待毙。
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呢?
十几年来思来想去,不外乎三个办法,一个投靠太平道,一个避走他乡,一个聚众自保。
投靠显然不行。黄巾起义的声势虽大,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不投靠,不一定死;投靠,一定死。避走他乡也不行。想当那黄巾起事时,张角登高一呼,八州响应,信徒数十万,连接郡国,遮天蔽日、海内震怖。天下虽大,又哪里寻得桃花源去?
两者皆不行,唯有聚众自保。
只是,说起容易做起难。他既无威望,又无钱财,年方弱冠,世人不知,如何聚众?难道学刘备——吾乃汉室宗亲云云?
按照目前的情况似乎只能这样——自家的汉室宗亲可比刘备的汉室宗亲强!
中山靖王那是西汉的,刘胜又是有120多个儿子,都过了两百年了,早就出了五服了;而刘虞是东海王之后,这个东海王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刘强——论辈分当今皇帝真的要喊刘虞为“皇叔”。
这或许是自己最大的优势,这个出身可是比曹操、袁绍要好的很多,东汉代士人重名节慨意气,又因为察举制的选官制度使得地域观念加强,更加的看重出身。
所以要快速得到威望和钱财的办法就是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刘备这个“注水猪肉”都能成功,自己凭借千年的眼光和真宗室的名头,不敢说和曹操、刘备、孙坚、袁绍等人争雄天下,至少苟全性命于乱世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刘和想到此处微微一笑:“还有几天就太学毕业了,即将走上仕途。只要能当上官儿,好好干上一年两年,威望、钱不就都有了么?”
可问题又出来了,该当个什么官儿好?
“当官”不是问题,借助汉室宗亲的背景,父亲刘虞又是经学名士,怎么也能获得一官半职,但是摆在面前的选择也不多,虽然自己有着好出身,按照汉家规矩——刘和这样有宗室背景的太学生基本会进入内廷担任议郎、侍中这样的皇帝顾问官,若是太平时节,君主贤明也不失为好出路;可自孝章皇帝启用外戚、孝和皇帝任用宦官夺权以来国家势力在外戚、宦官、士族之间倾轧,到了孝桓皇帝时期,大汉已是“癌症晚期”,是一艘快沉没的帆船。
“方今天下,权阉当道,言路阻塞,有学识的人都退隐不出。与其做一个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