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一千三五三章 民族工业的反击(2/4)
大,长虹的库存彩电更是在短短的三个月就已经高达一百万台,总价值超过了二十亿元。
  甚至都已经到了,每个月建仓库都来不及堆放的地步。
  在无路可退的情形下,倪润丰彰显价格杀手本色,他在一次公司会议时称,“急症必须用急药来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自己的价格优势去拼掉国外品牌的品牌优势。”
  随着进口关税的大幅度下降,长虹和松下,东芝这些东倭品牌的价格差并不大,一台29英寸的进口彩电价格为一万多元,长虹为八千多元。
  25英寸彩电两者之间的差价更是不足一千元,国外品牌六千多元,长虹为五千多元。
  倪润丰认为,想要拼掉对手的品牌优势,国产彩电起码要便宜30%以上,这是一条决战线。
  可是此时长虹的商业毛利大概在25%左右,大幅度降价30%明显就是无利可图。
  最终,苦思冥想了足足一个月,倪润丰最后还是决定降价!
  毕竟降价只是有可能无利可图,而不降价的话,那就是死路一条。
  他一方面严令公司内部靠管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一方面组织了一场“降价大战”。
  几乎同时间,长虹宣布,长虹所产的所有品种彩电在全国61个大中城市的150家大型商场中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让利幅度高达18%~30%。
  其中新产品,大电视少降价一些,占库存最多,滞销最严重的产品多降价一些。
  并且除了这些手段以外,为了吸引媒体眼球,倪润丰还冲到了销售第一线,身披红绸带,站在商场的柜台钱大声吆喝,亲自当起了营业员。
  甚至就连长虹彩电的宣传册上都赫然宣传:“凡是国外产品有的功能,长虹都有;凡是国外产品具备的品种,长虹都具备;凡是国外产品提供的服务,长虹都提供;但是在同等功能和同等质量下,长虹的价格比国外产品低30%。”
  长虹的这股降价风暴顿时在彩电市场掀起了血雨腥风,国产彩电品牌随风跟进,康佳,tcl,熊猫等纷纷宣布大降价,让华夏人沉寂多时的消费欲望彻底激活。
  而且除了跟风降价以外,tcl的李东升还另有动作,他不但推出了大量29英寸以上的大屏彩电抢占市场,还从东倭品牌手中抢下了不少商场柜台。
  当时,燕京大商场的黄金展台,基本上都被东倭品牌包圆了,然而李东升另辟蹊径,跟一家家商场签订了“保底协议”。
  他承诺,每平方米柜台每个月销售额不低于五万元,如果不足的话,tcl将额外掏腰包将其补足。
  在“降价大战”刚刚开启后的一个月,长虹的全国销量就翻了一番,市场占有率从22%,猛增到了35%,超越了所有国际品牌,从销量和销售额两方面,史无前例的成为了华夏彩电市场的销售冠军。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面对华夏企业的汹汹攻势,之前还叫嚣着要占领华夏市场,获得垄断地位的东倭企业,居然各个按兵不动,就这么放任华夏彩电企业随意降价,侵占市场。
  而且长虹这么做了之后,不但大规模的收复失地,甚至还将国内各省,原来还尚存的六十多个地方性,割据一方,小富即安的彩电品牌给打垮了。
  预计着,华夏电视行业不但大跨步的进入“国强洋弱”时代,更是从群雄割据的春秋时代进入到了七强并立的战国时代。
  电视机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联想,方正,长城所代表的计算机行业,自然不甘示弱。
  经过三个月的辛苦研发,杨源庆还真拿出来了“华夏第一款经济型电脑”。
  杨源庆声称在保证同等性能的前提下,经济型电脑比国外品牌便宜40%~50%。
  杨源庆不但将每台电脑的组装成本由150元降低到了38元,而且还将机箱的成本从原来的五百元,降低到了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