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年(2/4)
政府部门上班吗?”
李一亭还没说话,父亲李起淮先回答道:“退下来好几年了。”他转头对李一亭道,“看看你,这么多年不回来,弟弟妹妹们都完全不知道情况了。”
提起这个,李一亭心里自然也有些愧疚,但他不想过多去提及工作上的事,更不想让大家瞎担心,刑警是件危险的工作,除了家人,他从来未曾与外人提起。再说这次回到家里,他最想做一个普通人,虽然他清楚被人问及是难免的事,但他回来之前便已想好一番说辞。
“福齐,现在在政府上班是个苦差事,我是个懒汉,早就干不动了。现在和他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做点自己喜欢的清闲事……”
李福齐倒是没有生疑,他单纯地道:“功成身退,这样也挺好的。”
“嫂子呢?……”李福齐随口说道,旁边的父亲李起淮也下意识地瞅了刘紫辰和沈明月一眼,不过两人专心喝茶,丝毫没有察觉。
李一亭老脸微红,连忙打岔道:“欸,福齐,你成家没有?我这当哥哥的确太不称职了……也没空过问。”他机智地转移了焦点,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李福齐笑道:“没呢,我还早。”
“是时候该提上议程了,你主动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别再耽误了自己的姻缘。”李一亭说的倒是真心话。
李起淮看穿了儿子的窘迫,适时插话道:“一亭,你妹妹过几天也回来。”
“是吗?”李一亭感激父亲及时给自己解了围,但心里的愧疚感着实重了几分,“嗬,李恬这家伙还知道回来。”
李起淮轻笑道:“她可比你顾家,每年都知道回来看看。”
李一亭尴尬地摸摸脸:“这小妮子还算有点良心。”
母亲这时候正好走过来,贴心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老头子你瞎念叨啥呢?……赶紧招呼几位贵客开饭吧。”
“对对对……”李福齐也赶紧招呼道,“上桌吧,咱们边吃边聊。”
在农村,餐厅就设置在厨房里,开放式,面积也是相当大的,摆下一张大方桌还可以到处走动,就像是城里的一个大包厢。
母亲早已在饭桌上摆齐了碗筷,还有热腾腾的几盘菜,当然少不了几壶温老酒(类似于绍兴黄酒)。
看到今天的菜品,李福齐忍不住开了个玩笑:“二娘,你们家今天吃斋啊?”
父亲李起淮毫不介意:“你还不知道你二哥口味刁嘛。”
“一亭哥的风格果然是独特。”李福齐感慨道,“还好我也喜欢”。
众人笑着上了桌,很快便在父亲的热情熏染下,灌了几碗浓香四溢的老酒,酒劲一上来,大家便自然熟络起来,可以聊的话题就丰富许多了。
陈天宇乘机打听了一下李一亭家族的情况,李起淮顿感亲近,话匣子也滔滔不绝地打开来,原来,李起淮兄弟六人,每户又有不少子女,是李村首屈一指的大户。在李村,其实真正德高望重、说话一言九鼎的并不是村支书,而是大哥李起泗,不过他现在年纪大了,主要掌管祖祠,很少过问村中琐事,村子的人又不多,所以大小事务几乎完全交给李福齐这个年轻人打理,只有非常重大的决策,才需要得到“大族长”的首肯。
老三李起文,就是观音庙的庙祝,这个陈天宇早已清楚,李起淮告诉他,除了李福齐,老三可是村里唯一的一位准“先生”;老五李丘茂是个技术高超的木匠,村子里的木房子几乎都是他设计建造的;而老六李丘彬除了能帮五哥打下手操木匠活,还是把种庄稼的好手。
陈天宇正在疑惑为什么从来没人提起老四,李福齐主动说道:“我父亲排行老四,名叫李丘沅,我年幼时就已经去世了。”这么久远的事,他提起来也便没有太多伤感了。
李起淮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李一亭还没说话,父亲李起淮先回答道:“退下来好几年了。”他转头对李一亭道,“看看你,这么多年不回来,弟弟妹妹们都完全不知道情况了。”
提起这个,李一亭心里自然也有些愧疚,但他不想过多去提及工作上的事,更不想让大家瞎担心,刑警是件危险的工作,除了家人,他从来未曾与外人提起。再说这次回到家里,他最想做一个普通人,虽然他清楚被人问及是难免的事,但他回来之前便已想好一番说辞。
“福齐,现在在政府上班是个苦差事,我是个懒汉,早就干不动了。现在和他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做点自己喜欢的清闲事……”
李福齐倒是没有生疑,他单纯地道:“功成身退,这样也挺好的。”
“嫂子呢?……”李福齐随口说道,旁边的父亲李起淮也下意识地瞅了刘紫辰和沈明月一眼,不过两人专心喝茶,丝毫没有察觉。
李一亭老脸微红,连忙打岔道:“欸,福齐,你成家没有?我这当哥哥的确太不称职了……也没空过问。”他机智地转移了焦点,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李福齐笑道:“没呢,我还早。”
“是时候该提上议程了,你主动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别再耽误了自己的姻缘。”李一亭说的倒是真心话。
李起淮看穿了儿子的窘迫,适时插话道:“一亭,你妹妹过几天也回来。”
“是吗?”李一亭感激父亲及时给自己解了围,但心里的愧疚感着实重了几分,“嗬,李恬这家伙还知道回来。”
李起淮轻笑道:“她可比你顾家,每年都知道回来看看。”
李一亭尴尬地摸摸脸:“这小妮子还算有点良心。”
母亲这时候正好走过来,贴心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老头子你瞎念叨啥呢?……赶紧招呼几位贵客开饭吧。”
“对对对……”李福齐也赶紧招呼道,“上桌吧,咱们边吃边聊。”
在农村,餐厅就设置在厨房里,开放式,面积也是相当大的,摆下一张大方桌还可以到处走动,就像是城里的一个大包厢。
母亲早已在饭桌上摆齐了碗筷,还有热腾腾的几盘菜,当然少不了几壶温老酒(类似于绍兴黄酒)。
看到今天的菜品,李福齐忍不住开了个玩笑:“二娘,你们家今天吃斋啊?”
父亲李起淮毫不介意:“你还不知道你二哥口味刁嘛。”
“一亭哥的风格果然是独特。”李福齐感慨道,“还好我也喜欢”。
众人笑着上了桌,很快便在父亲的热情熏染下,灌了几碗浓香四溢的老酒,酒劲一上来,大家便自然熟络起来,可以聊的话题就丰富许多了。
陈天宇乘机打听了一下李一亭家族的情况,李起淮顿感亲近,话匣子也滔滔不绝地打开来,原来,李起淮兄弟六人,每户又有不少子女,是李村首屈一指的大户。在李村,其实真正德高望重、说话一言九鼎的并不是村支书,而是大哥李起泗,不过他现在年纪大了,主要掌管祖祠,很少过问村中琐事,村子的人又不多,所以大小事务几乎完全交给李福齐这个年轻人打理,只有非常重大的决策,才需要得到“大族长”的首肯。
老三李起文,就是观音庙的庙祝,这个陈天宇早已清楚,李起淮告诉他,除了李福齐,老三可是村里唯一的一位准“先生”;老五李丘茂是个技术高超的木匠,村子里的木房子几乎都是他设计建造的;而老六李丘彬除了能帮五哥打下手操木匠活,还是把种庄稼的好手。
陈天宇正在疑惑为什么从来没人提起老四,李福齐主动说道:“我父亲排行老四,名叫李丘沅,我年幼时就已经去世了。”这么久远的事,他提起来也便没有太多伤感了。
李起淮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