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1868章 日隐而地暗,月满则潮生(3)(2/3)
听林陌叹惋:“这真是大金境内的宋蒙之战啊。”
  
  数日后,金帐武士情报网“天地玄黄”四脉之二递回镇戎州战况,并加急送达西夏前线成吉思汗的中军帐。
  “大汗,速不台和拖雷皆有急报!”带刀侍卫迫不及待准备拆信。
  “先听速不台。”背对他正望着地图的成吉思汗,魁伟健硕,肩膊宽广,背后垂有红褐色长辫。
  “他……”带刀侍卫兴致勃勃拆信,意兴阑珊合上,“败退须弥山外……”
  “意料之中。忽必来,你认为,眼前这兀剌海城,凭什么使我军久攻不下?”成吉思汗转过身来,他双眼平阔,瞳为蓝灰,相貌在蒙古族并不出类拔萃,却因为素来杀人不眨眼故自带不怒而威气场。
  南宋这开禧三年末,是铁木真第二次入侵西夏。才刚从金蒙边境纳贡,他便雷厉风行转道西夏,并以数倍于常人的洞察力和决策力,指挥麾下迅疾包围了军事重镇兀剌海城。与所有谋士的计算都一致的是,夏帝新不如旧,应战魄力更弱,王师是铁了心不救此城,存心跟铁木真拼耐力,赌蒙古军后勤跟不上。
  但西夏皇帝高估了自己,当官军所有人都消极抗蒙,孤掌难鸣的兀剌海城,凭什么阻挡攻无不克的蒙古铁骑?
  “凭祁连山义军,孙寄啸,还有李君前、越风这几位高手。”忽必来据实回答,“甚至末将认为,还有曹王的人,有时会暗中相助。”
  “他们可不光是高手,还是将才。孙寄啸坐着轮椅身残志坚,李君前曾在和州以少胜多,越风能在襄阳以弱胜强,我军顿兵城下一个多月,全是拜这些骁将所赐。”铁木真知己知彼,对南宋疆域如数家珍,“而这些人,全是林阡的麾下。速不台告败,不是很正常么。”
  “然而这一个多月,末将也涨了不少攻打城市的经验,譬如,欲取何地,先废石料,避免敌军造弩造火药。”忽必来眼神愈发亮,“大汗英明,给速不台的磨炼原和给我们的一样,危中有机遇,险中求成长。”
  “不错。短短三十余天,我军大部分兵马,都不再是只会抢钱抢粮抢女人的莽夫,毕竟这天地陆海,不可能只有草原。”铁木真满意说起初衷,这,才是他要分林阡兵的终极意图——并不是一定要打败林阡,但必须复制他,并覆盖他!
  南下之前,铁木真就形成了这样的世界观:“金、夏、辽、宋、大理,无人可比林阡强悍。对准此人的精兵去练兵,才能使我军攻城更快、略地更强!虽然,这不可避免要付出代价……以战养战,在所不惜!”
  不过,尽管速不台初尝败绩也有好处,但铁木真送他出征前曾向军师木华黎提起,他更希望速不台能横扫镇戎州,首战告捷,震慑金宋:“我要大金有求于我,跪地受辱;要让林匪做我人心和天下的垫脚石。”
  就像他初来西夏时,也曾雄心壮志,学会孙寄啸、李君前、越风的战法以后,就立刻将他们制伏……
  毕竟,后勤是真的跟不上,蒙古军若是再被限制在这区域一个月,难说夏帝会否瞎猫逮耗子渔翁得利。
  现实却教铁木真目眩:蒙古铁骑的征途看似一马平川,根本是因为林阡和洪瀚抒早就帮他打完了金夏大片主力!孙、李、越更以实力告诉他,虽然林阡麾下已逝不少,但顶级名将还有良多。
  前景扑朔,木华黎不在身边,他偶尔也会心焦:“对了,拖雷说了什么?”
  
  “拖雷说,他一切安好,环庆有生机,父汗且安心攻打西夏。”忽必来对这封信呈现出的淡定倒是意料之中,拖雷年方十四却有过人胆识,武功一般军事能力却一流。小小年纪独当一面的拖雷,一早只是大汗派去环庆的偏师。
  大汗他虽然有成大事者的无情,但对拖雷这个幼子却异常宠爱,数日前,初闻拖雷受困环庆,他便火速召集众将援护。忽必来心想,不知林匪是一击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