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再世为人 第四章 虎侯问计谋道门,赵卓演戏入密部(2/5)
中隐含深意,道:“栾英,如果是你,接下来你会如何调查道门之事?”
一碰风扬目光,栾英便深知风扬话中有话,可是一时无法洞悉其意,略想了片刻,恍有所悟,可是很快便躬身道:“末将草莽之人,尺寸之智,如让末将操作此事,一时之间末将也没有头绪,不过侯爷垂询,末将就斗胆在此设下三问,以供侯爷参考。第一,杀烧我运粮军者在道门中究竟属于那股势力?第二,他们屠戮我运粮军究竟有何目的?第三,若道门再次来犯,我们可有应对之策?”
乍听栾英的话,似乎是自谦之言,所设三问,也平平无奇,可风扬却已明白栾英心意。自己方才一问,暗示欲要启用栾英,让他进入五行密部负责调查道门之事,对栾英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可是栾英却非常隐晦的拒绝了。五行密部乃风家机要部门,栾英自知要掌控这样一股势力,哪怕只是分润部分权力,也远非现在的自己能够胜任,言语间便将自己的不足之处挑明,首先自己出身草莽,并非风家嫡族,其次,才能有限,难当重任,请风扬再行定夺,之后提了三个问题,算是回答风扬的询问。风扬也是临时起意,还存了几分考验之意,如今被拒反让他更赏识栾英,人贵有自知之明,五行密部虽好,可是并不适合栾英这种将才,留在军中发展反而更适合他。
栾英所发三问虽然简单,可也切中要害,细思之下,便能发现栾英话中隐含深意。
如今应对道门之事,已成定局,两方相对,首先便要知道对方是谁,这便应了栾英第一问。但是栾英简单一问,隐晦的将调查目标和整个道门区分开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未知道门真正实力之前,要规避风险,分别对待。军事上的远交近攻,便是如此道理。其次,便是第二问,这伙道门中人屠戮我运粮军,其目的何在?栾英此问,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深意。道门中人此举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有意针对;另一种则是另有他因,运粮队只是恰逢其会,并非对方的直接目标。再往深想,若对方不是直接针对我们,那么是否还需要冒着未知危险与对方纠缠,这就需要再行斟酌。第三问,于风扬来讲,既是询问又是提醒。风家若要与道门为敌,可有能牵制对方的手段?这三问看似逐渐深入,相互连贯,却又相对独立。视风扬的态度不同便可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如果对方并非直接针对我们,而风扬又决定不再深究,便可以退让为原则,避免与之发生冲突,如果可能,甚至可以联系对方,表明立场。如此虽显软弱,但可以最小的代价规避风险,风扬久经沙场与官场磨砺,完全能够接受这种代价。相反,若对方是敌非友或者风扬立下决心要彻底扫灭这股势力,以绝后患,那么便要做好万全准备,以后的任何计划都必须将道门的影响计算在内,并需要尽快将道门所有情报调查清楚,以期能发现对方的弱点,找到应对道门的手段。这样便可以掌握主动,不受制于人。但是相应的,风扬也要担负未知的风险和威胁。因为谁都不知道,一直处于暗处的道门究竟强大到何种地步,风家乃至整个大魏是否能够与之匹敌?
风扬双目微闭,陷入了深思,而栾英提出三问后便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势,再不发一言。他深知自己的暗示风扬已经尽数知悉,伴君如伴虎,上位者常如猛虎小憩,旁人不知猛虎何时会醒来噬人。是以栾英以三问应答风扬的询问,并不直接言明心中所想,而是避重就轻,以问作答,暗中意思是劝风扬以稳妥为主,大事化小,他也不知道风扬会不会以此怪罪,此刻也是心中忐忑。
宁煜,现在应该是赵卓了。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赵卓的角色,他的神魂强大无比,账内众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现在完美的呈现了赵卓该有的表现,面上流露出恰当的惶恐与仿徨。
前面的说辞早已经他无数遍推演,现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一碰风扬目光,栾英便深知风扬话中有话,可是一时无法洞悉其意,略想了片刻,恍有所悟,可是很快便躬身道:“末将草莽之人,尺寸之智,如让末将操作此事,一时之间末将也没有头绪,不过侯爷垂询,末将就斗胆在此设下三问,以供侯爷参考。第一,杀烧我运粮军者在道门中究竟属于那股势力?第二,他们屠戮我运粮军究竟有何目的?第三,若道门再次来犯,我们可有应对之策?”
乍听栾英的话,似乎是自谦之言,所设三问,也平平无奇,可风扬却已明白栾英心意。自己方才一问,暗示欲要启用栾英,让他进入五行密部负责调查道门之事,对栾英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可是栾英却非常隐晦的拒绝了。五行密部乃风家机要部门,栾英自知要掌控这样一股势力,哪怕只是分润部分权力,也远非现在的自己能够胜任,言语间便将自己的不足之处挑明,首先自己出身草莽,并非风家嫡族,其次,才能有限,难当重任,请风扬再行定夺,之后提了三个问题,算是回答风扬的询问。风扬也是临时起意,还存了几分考验之意,如今被拒反让他更赏识栾英,人贵有自知之明,五行密部虽好,可是并不适合栾英这种将才,留在军中发展反而更适合他。
栾英所发三问虽然简单,可也切中要害,细思之下,便能发现栾英话中隐含深意。
如今应对道门之事,已成定局,两方相对,首先便要知道对方是谁,这便应了栾英第一问。但是栾英简单一问,隐晦的将调查目标和整个道门区分开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未知道门真正实力之前,要规避风险,分别对待。军事上的远交近攻,便是如此道理。其次,便是第二问,这伙道门中人屠戮我运粮军,其目的何在?栾英此问,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深意。道门中人此举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有意针对;另一种则是另有他因,运粮队只是恰逢其会,并非对方的直接目标。再往深想,若对方不是直接针对我们,那么是否还需要冒着未知危险与对方纠缠,这就需要再行斟酌。第三问,于风扬来讲,既是询问又是提醒。风家若要与道门为敌,可有能牵制对方的手段?这三问看似逐渐深入,相互连贯,却又相对独立。视风扬的态度不同便可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如果对方并非直接针对我们,而风扬又决定不再深究,便可以退让为原则,避免与之发生冲突,如果可能,甚至可以联系对方,表明立场。如此虽显软弱,但可以最小的代价规避风险,风扬久经沙场与官场磨砺,完全能够接受这种代价。相反,若对方是敌非友或者风扬立下决心要彻底扫灭这股势力,以绝后患,那么便要做好万全准备,以后的任何计划都必须将道门的影响计算在内,并需要尽快将道门所有情报调查清楚,以期能发现对方的弱点,找到应对道门的手段。这样便可以掌握主动,不受制于人。但是相应的,风扬也要担负未知的风险和威胁。因为谁都不知道,一直处于暗处的道门究竟强大到何种地步,风家乃至整个大魏是否能够与之匹敌?
风扬双目微闭,陷入了深思,而栾英提出三问后便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势,再不发一言。他深知自己的暗示风扬已经尽数知悉,伴君如伴虎,上位者常如猛虎小憩,旁人不知猛虎何时会醒来噬人。是以栾英以三问应答风扬的询问,并不直接言明心中所想,而是避重就轻,以问作答,暗中意思是劝风扬以稳妥为主,大事化小,他也不知道风扬会不会以此怪罪,此刻也是心中忐忑。
宁煜,现在应该是赵卓了。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赵卓的角色,他的神魂强大无比,账内众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现在完美的呈现了赵卓该有的表现,面上流露出恰当的惶恐与仿徨。
前面的说辞早已经他无数遍推演,现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