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392章 不一样的烟火
近卡尔登大戏院而得名,配备设施也是相当高档,还有一个套入式的中央花园。据资料记载,每个层面有25个套房, s形走廊上铺着地毯。在公寓的顶层,还有一个视野开阔的大阳台,而公寓附近就是南京路和跑马会。

  周边活色生香的市井,正是张爱玲写俗世的灵感来源。曾对这块住处有所描述,未来的大光明戏院后面的卡尔登戏院后首的一块不规则的小型广场,叫张家浜,显然还是上海滩初开埠时节的一块沼泽地后来填了土,散散落落造了几幢大洋房。

  与盛名在外的常德公寓相比,长江公寓略显冷清很多。来来往往的居民似乎并不清楚这里曾住过一位大作家。

  多年以后,当张爱玲回忆起在卡尔登公寓的日子,曾留下一段关于食物的有趣文字: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

  只有他家有一种方角德国面包,外皮相当厚而脆,中心微湿,是普通面包中的极品,与美国加防腐剂的软绵绵的枕头面包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对于她的童年是不幸的,她都对这个社会一直抱有荒凉的态度,因为它充满了不安全感,让她形成了这样孤立的性格,所以尽管她成名之后,也是没有任何的安全感。

  所以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只有她,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