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国逐渐的正常化
,郭某人其实就已经开始逐渐降低屯田民的负担,开始逐步增加他们的口粮,用各种政策和奖励条件变相的给他们降低负担。

  不过因为穷怕了,所以赋税比例一直没有下调,时刻为之后的善后战争做储备。

  整个郭魏政权在郭鹏称帝之前都还是一架标准的战争机车,十分犀利高速的运转,碾碎了所有挡在郭某人面前的军阀。

  而真正落实到政策层面的减税计划,还是在延德元年以后开始的。

  为了单独获取这份人望,不让这份人望被汉帝国的遗老遗少们吹捧给刘健,郭某人也是煞费苦心。

  意识到长期维持高税率的屯田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郭某人开始制定政策,把屯田民缴纳的赋税比例逐步下调。

  收走的更少,留给农民的更多。

  战时经济模式逐渐放松,逐渐给农民松绑,不再从他们身上榨取过多的赋税,以此给农民以一定的经济实力,回归正常的经济政策。

  然后慢慢的把郭魏帝国这架强悍的战车停下来,走上正轨,开始缓缓的,正常的前进。

  战时经济政策是不能长久维持的,人忍受压榨的程度也是有极限的,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应该挑战这种极限。

  否则用不了多久,郭某人就要开始镇压农民起义了。

  因为知道,所以从屯田制度运行以来,郭魏政权下辖的领土上并没有发生过哪怕一次农民起义,郭某人称帝以后也是如此。

  把战时经济政策一口气放开肯定不行。

  各种配套政策也需要时间去调整,不能骤然给战争机车踩下急刹车,要缓缓的降速才行。

  而且缓缓放开,也能长期不断持续的获得民心,有助于魏政权的统治深入人心。

  于是从延德元年以来,屯田民们借着郭某人的政策扶持,逐渐的少交了不少赋税。

  郭某人的宣传口号也发生了改变。

  从努力屯田吃饱肚子到多种多收,开始号召农民们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努力耕种,收获越多,赚得越多,因为朝廷的赋税正在降低。

  以此。

  郭某人也不打算现在和他们争论,到时候,直接拿财政收入报表进行讨论更加合适。

  延德元年以来一直到延德四年,虽然战争还在不断进行,但是总体上来说,魏帝国的核心区域,中原与河北已经安定下来了,人们开始过上正常的生活。

  随着这一波扶持而出现的旅店、酒肆和民间小商铺也的确开始了繁荣。

  因为郭某人的扶持,也有很多官员开始盛行休沐日的时候叫上好友去酒肆吃顿饭喝顿酒交流感情的行为。

  尤其在寒门官员群体里非常盛行。

  而在地方上,黎庶出身的低级官吏更加盛行前往小酒肆里吃点小菜喝点小酒。

  同样,也有部分士族官员不畏同僚异样的眼光,大胆的选择前往酒肆享受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