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野望(2/3)
费相当的功夫,后世的补习班往往也将之安排在提高班进行专门的讲解。
简单的想了想,杨锐笑道:“辅助线一两句话讲不清楚,不过,我有个口诀。”
“你说你说。”王国华握着笔,眼神那叫一个兴奋。
杨锐沉吟了一下,背道:“题中若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引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边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翻一番……”
王国华运笔如飞。
杨锐背了两遍,又道:“口诀是理清思路的,真要弄明白辅助线的问题,还得系统学习。”
“那当然了,你等等,我找两道题看看。”王国华打开自己的小笔记本,从后面往前翻了几页,就见一道道蝇头小楷抄出的题目,旁边还有规整的图形。
王国华对着口诀看标准答案。
一会儿,这家伙就发出恍然大悟的吁气声:“还真是这样。”
“简单的题目,不特意去做陷阱,这个口诀都能用得上。其实现在的高考题都是简单题,也犯不着去做陷阱,就辅助线这种知识点,练熟口诀的题就够了。”杨锐一副补习老师的口吻。
王国华茫然而顺从的点头。
杨锐接着咳嗽一声,又道:“你觉得,我学的法子怎么样?”
“好啊,当然好。”王国华陡然惊醒了似的,仿佛不认识的看向他,道:“你有这么多法子,哎,你这次高考真是可惜了。”
“没事,正好多复习一年,考个好学校。”
“你还挺看的开的,也是,说不定能考上本科……”王国华瞅着自己的笔记,许下了一个宏愿。
杨锐莞尔:“只要是本科你就满足了?”
“本科还不满足?”王国华瞪大了眼睛道:“别说本科了,只要能读大专,我就烧高香了。”
“那要是让你选,你想考哪个学校?”
“哪里要我就去哪。”王国华其实也挺坚定的。
杨锐追问:“总有个想上的学校吧。”
少年总是有梦想的。
王国华犹豫片刻,像是怕被人听到似的,小声道:“我听说河东大学挺好的,可人家是重点大学,没戏!”
杨锐失笑:“重点是挺难的,想想还不敢?”
“也就是想想了。”
“那你要是真能考上呢?”
“怎么可能考得上?”
“你跟着我学,只要肯用功,十有八九。”杨锐酝酿许久,终于将这句话给说了出来。
他可不是开玩笑的。
80年代高考的考察要求其实并不高,分数也低,如西堡所在的河东省,录取分数在全国份数中等,理科三百七八十分足矣,若能有个四百出头,就敢窥视目前的中央直属88所重点大学了。
河东大学是本省的重点,通常比重点线高一点就有机会,若是有个四百五十分,都可以挑专业了。
而试题的难度,除了偶尔会有超出考试大纲的偏题以外,80年代的高考难度甚至比30年后还要低一些,后世的高三学生随便拉过来特训两个月,考个重点大学轻轻松松。
毕竟,82年的高中生,小学和初中基本是放羊的,所谓的基础,比后世学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给他们教课的老师,也有十年的时间在搞运动,或者被运动搞,如何应对高考,他们的经验并不比学生多多少。
杨锐就不一样了。
在30年后的教育产业化大潮中,补习学校的讲师可谓是久经沙场,像是他这样想创业的金牌讲师,更是能做到有教无类。高考200分的学生来读基础班要教,高考500分的学生要读提高班也要教,且要把教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简单的想了想,杨锐笑道:“辅助线一两句话讲不清楚,不过,我有个口诀。”
“你说你说。”王国华握着笔,眼神那叫一个兴奋。
杨锐沉吟了一下,背道:“题中若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引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边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翻一番……”
王国华运笔如飞。
杨锐背了两遍,又道:“口诀是理清思路的,真要弄明白辅助线的问题,还得系统学习。”
“那当然了,你等等,我找两道题看看。”王国华打开自己的小笔记本,从后面往前翻了几页,就见一道道蝇头小楷抄出的题目,旁边还有规整的图形。
王国华对着口诀看标准答案。
一会儿,这家伙就发出恍然大悟的吁气声:“还真是这样。”
“简单的题目,不特意去做陷阱,这个口诀都能用得上。其实现在的高考题都是简单题,也犯不着去做陷阱,就辅助线这种知识点,练熟口诀的题就够了。”杨锐一副补习老师的口吻。
王国华茫然而顺从的点头。
杨锐接着咳嗽一声,又道:“你觉得,我学的法子怎么样?”
“好啊,当然好。”王国华陡然惊醒了似的,仿佛不认识的看向他,道:“你有这么多法子,哎,你这次高考真是可惜了。”
“没事,正好多复习一年,考个好学校。”
“你还挺看的开的,也是,说不定能考上本科……”王国华瞅着自己的笔记,许下了一个宏愿。
杨锐莞尔:“只要是本科你就满足了?”
“本科还不满足?”王国华瞪大了眼睛道:“别说本科了,只要能读大专,我就烧高香了。”
“那要是让你选,你想考哪个学校?”
“哪里要我就去哪。”王国华其实也挺坚定的。
杨锐追问:“总有个想上的学校吧。”
少年总是有梦想的。
王国华犹豫片刻,像是怕被人听到似的,小声道:“我听说河东大学挺好的,可人家是重点大学,没戏!”
杨锐失笑:“重点是挺难的,想想还不敢?”
“也就是想想了。”
“那你要是真能考上呢?”
“怎么可能考得上?”
“你跟着我学,只要肯用功,十有八九。”杨锐酝酿许久,终于将这句话给说了出来。
他可不是开玩笑的。
80年代高考的考察要求其实并不高,分数也低,如西堡所在的河东省,录取分数在全国份数中等,理科三百七八十分足矣,若能有个四百出头,就敢窥视目前的中央直属88所重点大学了。
河东大学是本省的重点,通常比重点线高一点就有机会,若是有个四百五十分,都可以挑专业了。
而试题的难度,除了偶尔会有超出考试大纲的偏题以外,80年代的高考难度甚至比30年后还要低一些,后世的高三学生随便拉过来特训两个月,考个重点大学轻轻松松。
毕竟,82年的高中生,小学和初中基本是放羊的,所谓的基础,比后世学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给他们教课的老师,也有十年的时间在搞运动,或者被运动搞,如何应对高考,他们的经验并不比学生多多少。
杨锐就不一样了。
在30年后的教育产业化大潮中,补习学校的讲师可谓是久经沙场,像是他这样想创业的金牌讲师,更是能做到有教无类。高考200分的学生来读基础班要教,高考500分的学生要读提高班也要教,且要把教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