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八十三章 骆驼与稻草(十六)(1/4)
永历十二年的最后几天,随着郑成功摆出了誓要与清军决战的架势,整个浙西、赣东地面儿上迅速的沸腾了起来。
  衢州的清军主力南下,广信府的偏师也在竭力回援。而此时,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明军在越过了五青山、骑马山一线后,也毫不犹豫的沿着江山港继续前进,直扑江山县城。
  江山港乃是衢江的南源,过了五青山、骑马山一线后,便向着东北方向径直流淌,在衢州府城城南的双港与常山江汇聚为衢江。一如江山港与常山江那般,衢江同样会在金华府的兰溪县与东阳江合为另一条名为兰江的河流,而这兰江又恰恰是钱塘江极其重要的源流。换言之,一旦明军拿下了江山县,便可以直取衢州府城,而夺占了衢州,更可以顺流而下,向着浙江的省会杭州大踏步的进军!
  明军和清军都很清楚这一点,是故,当明军发起攻势的同时,负责对福建明军作战事务的郑亲王济度也亲率大军赶赴江山县城。明军是顺流而下,而清军凭借着前沿三道防线对明军的拖延,也只是早到了一步而已。
  大年三十的江山县城,喜庆的气氛半点儿也无。整个县城的男女老少尽数被清军充了民夫,协助那些辅兵搬运军需粮草、搭建营寨和哨所。至于年夜饭什么的,已成妄想,若是动作慢了半分,皮鞭倒是管够,就是不知道管不管饱。
  下午的时候,清军已经与明军的探马照了面儿,游斗的频率在入夜前的那一个多时辰里急剧上升。这期间,明军的进攻热情高涨,表现得非常主动。倒是清军,更多的还是依仗着主场优势。
  “要是没有这老虎山,官军的虚实肯定被贼寇看明白了。”
  经过了下午双方探马的初步交锋,阿商格一赶到江山县便布置下的防线起到了极好的情报屏蔽作用,让济度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说来,这江山县城是倚江山港而建,其余三面,南有老虎山,西有西山,唯有北面缺乏地理屏障。清军是由北而来,率先控制了县城,便抢占了先机。但是,若只是占据城池,却还远远不够。因为,老虎山、西山以及江山港既可以是防守方守卫城池的地理屏障,亦可以是攻击方围猎有生力量的捕兽笼,关键就在于是哪一方能够将其掌控在手。
  明军沿江而进,奈何江山港长期为清军独占,明军缺乏内河战船,从闽北运过来的,以及从清军那里缴获的也都是些小船,运输辎重尚且大为不足,更何况是从江上对县城造成威胁了。抛开这一路,清军最先受压的自然是南面。老虎山作为城南屏障,虽说是高度有限,但景星塔和虎头岩这两处制高点却可以俯瞰周遭。只要天气晴好,对手的动向尽可一览无余。
  阿商格的布防恰恰是将防御范围扩大到足以将老虎山和西山囊括其中,而非缨城自守。于现阶段,西山倒还在其次,为明军兵锋所及的老虎山则已成重中之重。
  “老虎山当然不能放弃,但咱们进驻江山县也不是为了守这么座山来的。”
  “守山是为了守城,守住了城池才能等来援兵,要不然干什么跑到这个小县城来,衢州坚城,难道不比这里易守难攻?”
  “防守、防守、防守,阿玉锡,也没见你守住那三道防线。等海寇把红夷炮队调来了,你还守是不守?”
  他们争论的焦点也并非是老虎山、西山布防的存废,而是单纯的凭险而守,以待援兵,还是趁明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中军大帐内,自济度、阿商格以下一众八旗将帅围着一张铺着地图的桌子各抒己见。时而一人独言,时而众说纷纭,争到激烈时,没把桌子掀了都算是给这位小郑亲王面子了。
  梅勒章京阿克善越说越气,对同级的阿玉锡已是很不客气了,气得后者更是脸色一阵铁青。说来,守不住那三道防线他确实是有责任的,但更多的还是对于未能及时发觉明军赶在年根儿底下发起突然袭击的预判失误。后续,他组织那些绿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