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书院也是个小社会(1/4)
第二十二章书院也是个小社会
第二周开始正式上课。由于学生都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书院的学习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每门课每周只上一次,每次2个小时。一般老师会布置学生自学内容,开出书目,让学生先自学。在上课时老师先精讲一个小时,另外一个小时则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并引发开来进行讨论。
开学第一课,每个老师的风格各不相同,有的严肃威严,有点幽默风趣,李云都认真听课笔记,配合着自己借来的书,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知道自己的基础在这些学生中是最差的,只能是靠更加勤奋来补充了。好在他玄功修炼有成,记忆力和领悟力都远超常人,学起来也还是比较轻松的。
李云并没有停止修炼,但宿舍的条件不太适合,李云也趁闲时到山中走走,想找到一块理想的训练场地,短时间只好在宿舍修炼洞虚经,平时到山中静地修炼武艺了。
新生们逐渐互相熟悉起来,有老生的指点,对学校里的种种也开始有了初步了解,刚开学的激动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教室、宿舍、饭堂三点一线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模式。然而,很快书院的生活又打破平静,开始热闹起来。学校的公告栏里贴出了通知,八月二十日这天学校社团集体招新,欢迎新生报名参加。而且书院也要求学生至少要参加一个社团,并且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也是毕业考核的内容之一。
这一天在书院的小广场上,书院各个社团的集体招新开始了。各个社团都有几张桌子摆着,边上插着团旗,社团老团员们拿着宣传单散发,像小摊贩一样在吆喝着,宣传着自己社团的宗旨、活动、优势等等,有的还现场表演来增强吸引力。社团有十几个,看旗帜有经学社、史学社、文学社、法学社、百家社、武道社、琴道社、棋道社、书道社、画道社、制造社、经济社等,总体两大类,偏重学术的和偏重才艺的。而且各社的入社费也不相同,从每年十个铜钱到每年十两银子不等。像一些学术的社团,费用较低,日常花费也比较少;而一些才艺的社团,费用较高,需要购买材料等,日常花费也比较高。有些随便可以加入,有些还设有一定的门槛,达不到一定水平拒绝加入。
新生们都很新奇,纷纷在各个社团前面驻足浏览,询问着加入的条件,听老生唾沫横飞地宣传。李云也四处看了看,他发现一个现象,贫寒出身的学生,加入学术社团的比较多;而相反地,富贵家庭出身的子弟加入才艺社团的比较多。仔细一想,也许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兴趣爱好的不同吧!贫寒家庭出身的学子没有条件接受琴棋书画等各种才艺学习,他们以后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所以更加关注能提升能力的学术社团;而富贵家庭出身的学子从小接受了多方面的教育,有才艺的基础,同时也没有以后发展出路的担忧,更加随性,有优越感,对于能够提升知名度的才艺社团自然就更加关注了。
李云还观察到,社团排列占据的位置也有很大不同,那些主要由富贵家庭出身学生组成的社团占据的位置都比较好,而主要由贫寒家庭出身学生组成的社团位置比较靠后。在每个社团里面,最活跃的往往是那些富贵家庭出身的学生,他们占据了社团管理层的大部分职位,贫寒出身的学生大多数只是辅助的干事之类岗位,一些贫寒子弟还围着那些富贵家庭子弟身边转,听他们指挥。之所以会这样,无非这些贫寒子弟希望毕业后将来请富贵子弟帮忙推荐,谋个一官半职。当然也有少数孤傲的贫寒子弟不肯卑躬屈膝,往往特立独行,但显得很孤单。
在书院还有个学生会,是所有学生的自治组织。学生会的大部分管理职位被富贵家庭出身的学生占据,贫寒家庭出身的学生多处在辅助的岗位。
李云感叹,虽然书院院长董舒提倡有教无类,也大力资助贫寒子弟入学,但社会现实还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二周开始正式上课。由于学生都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书院的学习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每门课每周只上一次,每次2个小时。一般老师会布置学生自学内容,开出书目,让学生先自学。在上课时老师先精讲一个小时,另外一个小时则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并引发开来进行讨论。
开学第一课,每个老师的风格各不相同,有的严肃威严,有点幽默风趣,李云都认真听课笔记,配合着自己借来的书,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知道自己的基础在这些学生中是最差的,只能是靠更加勤奋来补充了。好在他玄功修炼有成,记忆力和领悟力都远超常人,学起来也还是比较轻松的。
李云并没有停止修炼,但宿舍的条件不太适合,李云也趁闲时到山中走走,想找到一块理想的训练场地,短时间只好在宿舍修炼洞虚经,平时到山中静地修炼武艺了。
新生们逐渐互相熟悉起来,有老生的指点,对学校里的种种也开始有了初步了解,刚开学的激动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教室、宿舍、饭堂三点一线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模式。然而,很快书院的生活又打破平静,开始热闹起来。学校的公告栏里贴出了通知,八月二十日这天学校社团集体招新,欢迎新生报名参加。而且书院也要求学生至少要参加一个社团,并且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也是毕业考核的内容之一。
这一天在书院的小广场上,书院各个社团的集体招新开始了。各个社团都有几张桌子摆着,边上插着团旗,社团老团员们拿着宣传单散发,像小摊贩一样在吆喝着,宣传着自己社团的宗旨、活动、优势等等,有的还现场表演来增强吸引力。社团有十几个,看旗帜有经学社、史学社、文学社、法学社、百家社、武道社、琴道社、棋道社、书道社、画道社、制造社、经济社等,总体两大类,偏重学术的和偏重才艺的。而且各社的入社费也不相同,从每年十个铜钱到每年十两银子不等。像一些学术的社团,费用较低,日常花费也比较少;而一些才艺的社团,费用较高,需要购买材料等,日常花费也比较高。有些随便可以加入,有些还设有一定的门槛,达不到一定水平拒绝加入。
新生们都很新奇,纷纷在各个社团前面驻足浏览,询问着加入的条件,听老生唾沫横飞地宣传。李云也四处看了看,他发现一个现象,贫寒出身的学生,加入学术社团的比较多;而相反地,富贵家庭出身的子弟加入才艺社团的比较多。仔细一想,也许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兴趣爱好的不同吧!贫寒家庭出身的学子没有条件接受琴棋书画等各种才艺学习,他们以后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所以更加关注能提升能力的学术社团;而富贵家庭出身的学子从小接受了多方面的教育,有才艺的基础,同时也没有以后发展出路的担忧,更加随性,有优越感,对于能够提升知名度的才艺社团自然就更加关注了。
李云还观察到,社团排列占据的位置也有很大不同,那些主要由富贵家庭出身学生组成的社团占据的位置都比较好,而主要由贫寒家庭出身学生组成的社团位置比较靠后。在每个社团里面,最活跃的往往是那些富贵家庭出身的学生,他们占据了社团管理层的大部分职位,贫寒出身的学生大多数只是辅助的干事之类岗位,一些贫寒子弟还围着那些富贵家庭子弟身边转,听他们指挥。之所以会这样,无非这些贫寒子弟希望毕业后将来请富贵子弟帮忙推荐,谋个一官半职。当然也有少数孤傲的贫寒子弟不肯卑躬屈膝,往往特立独行,但显得很孤单。
在书院还有个学生会,是所有学生的自治组织。学生会的大部分管理职位被富贵家庭出身的学生占据,贫寒家庭出身的学生多处在辅助的岗位。
李云感叹,虽然书院院长董舒提倡有教无类,也大力资助贫寒子弟入学,但社会现实还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