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阅读
第四百三十九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2/5)
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今天我们读岳飞,就是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岳飞没有专门的军事著作遗留,但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摘要向学生介绍,以上学生介绍过了,就不重复了)

  (岳飞事迹具见附后)

  由此可见,岳飞不仅是武将,文采也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品读欣赏一下他的《满江红》。

  2、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一下词的知识(词牌名,题目等)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个人自由朗读)

  (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你的第一感觉怎样?

  (上阕稍慢,下阕稍快。或上阕的悲痛,下阕的激昂。)

  初步归纳:《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

  (4)齐声吟诵

  思考: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明确:“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板书)

  3、学习上阙

  (1)请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可让学生课前完成此预习,课上就不用花时间讲了)

  译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花白,换来白白的悲伤凄切。

  (2)朗读赏析

  A、请学生齐读

  B、指名学生朗读,说说每句应该重读的地方,为什么?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分析:重读“怒”,“潇潇雨歇”舒缓一点,因为是景色描写。“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提问1:为什么愤怒?(用原文回答)

  明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提问2: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明确: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风景自是宜人,在这种情况下登楼远眺,自有一番郁结在心头。

  B、“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分析:重读“抬”,因为是动词以及“长啸”“激烈”,一般武侠中,才有长啸,英雄感叹,表壮怀之激烈。“啸”是感情激动大时发出的声音,要读得相对来说缓一点。“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分析:重读:“尘与土”“云和月”“三十”“八千”。请学生看一下注释,理解什么意思。

  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重道远、不可懈怠的自励之意。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引:虚怀若谷,严以律己,身先士卒。补充小故事二、九。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句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