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1/2)
在去两仪殿的路上,杨广简单梳理了一下记忆中裴矩和虞世南二人的为人事迹。
虞世基,字懋世,会稽余姚人,父虞荔,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博学有高才,兼善草隶,与其弟虞世南一起被称为“二陆。”(陆云、陆机)
这两兄弟的外在性格、文采特长无分伯仲,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就相差甚远。
虞世南清贫节俭,为人正直,不屑于巧言令色、曲意逢迎以唯上,所以,有隋一代,仅为从六品的起居舍人。
但虞世基则不同,仕隋,官至光禄大夫、内史侍郎,“选曹七贵”之首,隋炀帝最为宠幸的近臣。
世基幼沉静,性恬静,喜愠不形于色,记忆力远超过于常人,隋炀帝交待的事,只要说一遍,他事无巨细,全部都能牢记在心,到了内史省在抄写下来,上百条政策方案,无一遗漏和错误。
礼书监河东柳顾言博学有才,自诩才比天高,很少能有让他称赞的人。直到遇见了虞世基,才叹曰:“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吾侪所及也。”
虞世基幼时家里因为战乱,贫无产业,以替人抄书来养家糊口,常常为此怏怏不平。
等到了获得隋炀帝赏识后,便恣意奢靡,雕饰器服,鬻官卖狱,贿赂公行,无复素士之风。
他知道隋炀帝登上皇位后,刚愎自用,不能强谏,又因为很多大臣相继因谏获罪,惧祸及己。于是,虽居近侍,却只会以谄媚之术博得炀帝欢心,丝毫不敢忤逆圣上的意思。
例如,虞世基知道隋炀帝不喜欢听到全国各地有匪患的消息,于是,常常把全国各地的急报给扣下来,致使各地方官没有援兵抵御贼寇,讨逆获胜的军队也因此没有获得封赏,还违心的告诉隋炀帝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以至于当河北道讨捕大使、太仆卿杨义臣上报剿贼数十万,隋炀帝居然怀疑杨义臣在骗自己!
知不可谏而不谏且抑损表状,这就是虞世基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原因,也为他日后身死埋下了伏笔。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虞氏兄弟的感情和家风都非常的不错。
虞世基和虞世南虽然文采特长相同,但内在性格和处事原则确实不尽一样。
兄长奢华,弟弟清贫;兄长唯上,弟弟清流;兄长恣意妄为,弟弟克己守礼。。。。。。
原本应该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兄弟二人却是住在一起,十分友爱。江都之变,虞世南哭着请求代兄受死而不得,可见俩兄弟感情有多深。
虞世基的儿子们虽处于富贵之中,却克循孝礼。江都之变,自知必不得免,不忍弃父苟活,兄弟三人不避刀兵、慷慨赴死,竞相争请死于其父之前,令人唏嘘。
裴矩,字弘大,与裴蕴一样,出身于山东大族闻喜裴氏,隋唐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裴矩自幼丧父,由伯父裴让之抚养成人。他勤奋好学,文章华美,颇有心计,深得隋文帝和隋炀帝的器重。
开皇八年,隋文帝任命晋王杨广为元帅,率军南伐陈国,裴矩则任元帅府记室,专门负责收集陈国的地图、户籍。
开皇十年,裴矩奉诏巡抚岭南地区,以三千敝卒,先后打败王仲宣、斩杀周师举,解东衡州之围,安抚岭南二十余州,一直打到了南康。被隋文帝赞曰:有臣若此,朕亦何忧!
开皇末,裴矩与长孙晟一起执行离间突厥上层,分化瓦解突厥各部的战略方针。曾奉命出使突厥,忽悠都蓝可汗杀死了前北周的大义公主,并且策划了漠北突利可汗(启民可汗)的叛逃,并随史万岁一起,打败了达头可汗和都蓝可汗的联军,彻底瓦解了威胁北朝百余年的突厥汗国。
隋炀帝继位后,裴矩亲身查访西域的风俗、山川等情况,撰写《西域图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虞世基,字懋世,会稽余姚人,父虞荔,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博学有高才,兼善草隶,与其弟虞世南一起被称为“二陆。”(陆云、陆机)
这两兄弟的外在性格、文采特长无分伯仲,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就相差甚远。
虞世南清贫节俭,为人正直,不屑于巧言令色、曲意逢迎以唯上,所以,有隋一代,仅为从六品的起居舍人。
但虞世基则不同,仕隋,官至光禄大夫、内史侍郎,“选曹七贵”之首,隋炀帝最为宠幸的近臣。
世基幼沉静,性恬静,喜愠不形于色,记忆力远超过于常人,隋炀帝交待的事,只要说一遍,他事无巨细,全部都能牢记在心,到了内史省在抄写下来,上百条政策方案,无一遗漏和错误。
礼书监河东柳顾言博学有才,自诩才比天高,很少能有让他称赞的人。直到遇见了虞世基,才叹曰:“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吾侪所及也。”
虞世基幼时家里因为战乱,贫无产业,以替人抄书来养家糊口,常常为此怏怏不平。
等到了获得隋炀帝赏识后,便恣意奢靡,雕饰器服,鬻官卖狱,贿赂公行,无复素士之风。
他知道隋炀帝登上皇位后,刚愎自用,不能强谏,又因为很多大臣相继因谏获罪,惧祸及己。于是,虽居近侍,却只会以谄媚之术博得炀帝欢心,丝毫不敢忤逆圣上的意思。
例如,虞世基知道隋炀帝不喜欢听到全国各地有匪患的消息,于是,常常把全国各地的急报给扣下来,致使各地方官没有援兵抵御贼寇,讨逆获胜的军队也因此没有获得封赏,还违心的告诉隋炀帝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以至于当河北道讨捕大使、太仆卿杨义臣上报剿贼数十万,隋炀帝居然怀疑杨义臣在骗自己!
知不可谏而不谏且抑损表状,这就是虞世基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原因,也为他日后身死埋下了伏笔。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虞氏兄弟的感情和家风都非常的不错。
虞世基和虞世南虽然文采特长相同,但内在性格和处事原则确实不尽一样。
兄长奢华,弟弟清贫;兄长唯上,弟弟清流;兄长恣意妄为,弟弟克己守礼。。。。。。
原本应该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兄弟二人却是住在一起,十分友爱。江都之变,虞世南哭着请求代兄受死而不得,可见俩兄弟感情有多深。
虞世基的儿子们虽处于富贵之中,却克循孝礼。江都之变,自知必不得免,不忍弃父苟活,兄弟三人不避刀兵、慷慨赴死,竞相争请死于其父之前,令人唏嘘。
裴矩,字弘大,与裴蕴一样,出身于山东大族闻喜裴氏,隋唐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裴矩自幼丧父,由伯父裴让之抚养成人。他勤奋好学,文章华美,颇有心计,深得隋文帝和隋炀帝的器重。
开皇八年,隋文帝任命晋王杨广为元帅,率军南伐陈国,裴矩则任元帅府记室,专门负责收集陈国的地图、户籍。
开皇十年,裴矩奉诏巡抚岭南地区,以三千敝卒,先后打败王仲宣、斩杀周师举,解东衡州之围,安抚岭南二十余州,一直打到了南康。被隋文帝赞曰:有臣若此,朕亦何忧!
开皇末,裴矩与长孙晟一起执行离间突厥上层,分化瓦解突厥各部的战略方针。曾奉命出使突厥,忽悠都蓝可汗杀死了前北周的大义公主,并且策划了漠北突利可汗(启民可汗)的叛逃,并随史万岁一起,打败了达头可汗和都蓝可汗的联军,彻底瓦解了威胁北朝百余年的突厥汗国。
隋炀帝继位后,裴矩亲身查访西域的风俗、山川等情况,撰写《西域图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