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五策定秦岭 下(1/3)
在大周的官方舆图上,八百里秦岭被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
单论面积的话,秦岭西部和秦岭中部大体相当,都超过秦岭东部不少。
截止圣熙三年六月,被改名为秦岭公中的管理机构已经将秦岭东部的主要村寨纳入控制,南山堡附近的所有聪明人都在想办法,以期全面控制秦岭东部。
相隔不久,李毅夫亲临拐子山口,标志着从秦岭东南麓兴起的这股势力已经不满足于占据中部秦岭的几个关键位置。
东主大人在拐子山口待了几天,仔细地查看了这个桥头堡周围的地势。他向南顺着汉江支流走过十几里,还顺着北面偏东的小河走过几十里。
接下来是顺着另一条小河向西北出发,查探秦岭中部的沟谷山道。
临出发前,李毅夫已经和熊成文等人议定了一个初步方案,目的便是全面控制秦岭东部,并且以较为和平的方式打击秦岭中部土民和土著的抵抗信心。
秦岭山民是指服从公中管束,并且纳入户籍的一部分人。
秦岭土民是指不服从公中管束,但没有明面上抵抗,和秦岭公中保持着商货交换的秦岭原住民。
秦岭土著严格意义上是种蔑称,指的是坚决不和外界接触、缺少粮米盐酱宁可开抢也不做生意的秦岭原住民。秦岭土著群体往往进山超过百年,甚至有的祖上是唐末时候进山的。
围绕民生、治安、分化瓦解、收税等一系列问题,李毅夫让随行的公中职员畅所欲言。
邓宇顺首先发言。
他觉得应该模仿秦岭东南麓那些飞速发展的核心村寨,建立管理机构时将管人权、管事权、管财权、兵权、谏议权分开,让掌权的那些人分别对公中的某个部门负责。如此可起到很好的分权作用,有利于南山堡对下属村寨的实际控制。
然后是熊成文。
熊成文的立意就明显比邓宇顺高。他着重提出,公中应该构建一个分级体系,用来将各项事务汇总,不然南山堡有多少人都得累死,而且反应速度也很要命。
熊成文提出了一个名为“堡-村寨-垒”的方案,排名按照规模。其中堡和垒具有一定的军事作用,大多建在交通要道和关口。山脚河边的定居点叫做村,山谷沟岭的定居点叫做寨。
东主大人再次震惊所有人的眼球,提出了所谓“穿针引线”计划。
名字起得很唬人,其实李毅夫的方案就是汉江沿线经济大开发。汉江的通航条件虽然很差,但南山堡控制的地区恰好在汉江下游的北面,还是能够走小船到明月集的。
李毅夫打算在汉江沿线建立一个个商栈,商栈就是针眼。从这些商栈出发的商队、游商和脚商向北扎入秦岭,就是一根根的针。从汉江边上的商栈顺水而下,用秦岭样目繁多的特产参与明月集的货品大交换,这就是将一切连起来的“线”!
胡继翔先是大大吹捧了一番东主大人计策高妙,他难以望其项背之类的,便提出了一个看似荒唐迂腐的计划:
将南山堡的蒙学铺到公中能够全面控制的村寨,用孩童的未来吸引反抗势力来投!
其他人不以为意,大都以为胡继翔脑子有问题。只有李毅夫和熊成文浑身一震,结合炎黄大地的千年教化想到某种关联,对视点头。
分权、构建体系、发展经济、推广蒙学,这四个方案和张万里提出的“从外部引入更多衣食无着的可怜妇人,给秦岭男子婚配”的羞耻方案一起,在许多年后被称为奠定秦岭根基的“秦岭五策”。
当然了,暗中默许、鼓励甚至指使大量人贩子向南山堡提供大量妇女的到底是谁,熊成文等人心里是有数的。但没办法,谁让张万里在公中排第一位呢,东主大人的黑锅他不背谁背!
七月九日,李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单论面积的话,秦岭西部和秦岭中部大体相当,都超过秦岭东部不少。
截止圣熙三年六月,被改名为秦岭公中的管理机构已经将秦岭东部的主要村寨纳入控制,南山堡附近的所有聪明人都在想办法,以期全面控制秦岭东部。
相隔不久,李毅夫亲临拐子山口,标志着从秦岭东南麓兴起的这股势力已经不满足于占据中部秦岭的几个关键位置。
东主大人在拐子山口待了几天,仔细地查看了这个桥头堡周围的地势。他向南顺着汉江支流走过十几里,还顺着北面偏东的小河走过几十里。
接下来是顺着另一条小河向西北出发,查探秦岭中部的沟谷山道。
临出发前,李毅夫已经和熊成文等人议定了一个初步方案,目的便是全面控制秦岭东部,并且以较为和平的方式打击秦岭中部土民和土著的抵抗信心。
秦岭山民是指服从公中管束,并且纳入户籍的一部分人。
秦岭土民是指不服从公中管束,但没有明面上抵抗,和秦岭公中保持着商货交换的秦岭原住民。
秦岭土著严格意义上是种蔑称,指的是坚决不和外界接触、缺少粮米盐酱宁可开抢也不做生意的秦岭原住民。秦岭土著群体往往进山超过百年,甚至有的祖上是唐末时候进山的。
围绕民生、治安、分化瓦解、收税等一系列问题,李毅夫让随行的公中职员畅所欲言。
邓宇顺首先发言。
他觉得应该模仿秦岭东南麓那些飞速发展的核心村寨,建立管理机构时将管人权、管事权、管财权、兵权、谏议权分开,让掌权的那些人分别对公中的某个部门负责。如此可起到很好的分权作用,有利于南山堡对下属村寨的实际控制。
然后是熊成文。
熊成文的立意就明显比邓宇顺高。他着重提出,公中应该构建一个分级体系,用来将各项事务汇总,不然南山堡有多少人都得累死,而且反应速度也很要命。
熊成文提出了一个名为“堡-村寨-垒”的方案,排名按照规模。其中堡和垒具有一定的军事作用,大多建在交通要道和关口。山脚河边的定居点叫做村,山谷沟岭的定居点叫做寨。
东主大人再次震惊所有人的眼球,提出了所谓“穿针引线”计划。
名字起得很唬人,其实李毅夫的方案就是汉江沿线经济大开发。汉江的通航条件虽然很差,但南山堡控制的地区恰好在汉江下游的北面,还是能够走小船到明月集的。
李毅夫打算在汉江沿线建立一个个商栈,商栈就是针眼。从这些商栈出发的商队、游商和脚商向北扎入秦岭,就是一根根的针。从汉江边上的商栈顺水而下,用秦岭样目繁多的特产参与明月集的货品大交换,这就是将一切连起来的“线”!
胡继翔先是大大吹捧了一番东主大人计策高妙,他难以望其项背之类的,便提出了一个看似荒唐迂腐的计划:
将南山堡的蒙学铺到公中能够全面控制的村寨,用孩童的未来吸引反抗势力来投!
其他人不以为意,大都以为胡继翔脑子有问题。只有李毅夫和熊成文浑身一震,结合炎黄大地的千年教化想到某种关联,对视点头。
分权、构建体系、发展经济、推广蒙学,这四个方案和张万里提出的“从外部引入更多衣食无着的可怜妇人,给秦岭男子婚配”的羞耻方案一起,在许多年后被称为奠定秦岭根基的“秦岭五策”。
当然了,暗中默许、鼓励甚至指使大量人贩子向南山堡提供大量妇女的到底是谁,熊成文等人心里是有数的。但没办法,谁让张万里在公中排第一位呢,东主大人的黑锅他不背谁背!
七月九日,李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